专栏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专栏评论

看“纺织供给侧改革与调整”如何落地

时间:2016-01-18 来源: 中国纺织

从微观层面谈供给侧改革与调整,这是长短结合的国家政策,它将如何实现,怎样落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及不同集群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声音。四位对话嘉宾从不同的角度就主题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这也是一次高端平台上的探讨和探索。

 

“软硬兼施”充分高效利用资源

欧瑞康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军:

  欧瑞康作为纺织化纤技术和设备的提供者,一直以高效、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为发展的目标。这里面完全以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我们的主导方向。高效是指整个化纤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和高效利用,这里面不仅仅是原料,也包括能源、人工、土地和水的应用。

  要实现这一切,我们在过去所做的和将来仍然要做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软件的方面,还有一个是硬件的方面。软件方面是怎样实行流程升级、流程优化和本身流程再造。比如进行新的业务投资和发展的时候,怎样能够使各种资源的应用更加高效,在全球开发新的产品,要进行新的投资定位的时候,能在全球资源进行配置。选择比较优势最大的地方组织相应的生产。这里的生产不仅仅是硬件机器和装备的生产也包括研发,新产品的开发,工艺的开发等等。

  欧瑞康秉承这样的原则与中国的纺织工业共同进行相应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加紧密地与客户和市场保持联系,在中国的化纤工业在供给侧方面改革做出我们应尽的贡献。

  

“制造业,搞清楚自己的调整方向”

北京光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庆宝:

  光华集团作为身处印染行业的企业,第一要调整,要稳定调整,经过几年的调整,光华在北京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在输水的管道,大型的出油罐、大型保温空房等方面科技处于领先,目前集团也适应北京城市功能发展的要求,开始将企业向外转移。沿着京津冀一体化,在河北固安建立企业,另外在山东烟台建一个企业,新疆和田建一个企业,在缅甸也建了企业。

  通过这样的调整我们感觉到,制造业调整,首先要适应环境。环境的变化倒逼企业进行调整。另外要清楚自己要调整到哪里去,要考虑到市场的因素和政策的因素,更要考虑成本的因素,这样产业调整才有可能成功,否则的话,很可能就会把企业“调整死”。

  

有“舍”有“得”,“收放”自如

沭阳县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杨云峰:

作为地方政府来讲,我们在落实中央供给侧改革这项重大的决策部署上还是从我们的本职工作出发,特别是开发区,实际上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我们产业招商,第二是平台建设,第三是环境的营造。

  从产业招商上,更加突出了舍和得两个字,有舍就有得。我们改变了以往的装到篮子都是菜的招商思路,而是围绕我们产业链的拉长、补齐、做壮的方向进行产业链的发展。在这个过程里就要舍弃在市场上没有前景,在发展上有瓶颈的企业,而是瞄准重点的市场好,前景好。在招商领域选择市场发展前景好,资金解决方案好的良好合作企业。

  在平台建设方面,我们开发区整体是56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开发35个平方公里。所以在新的区块里,我们布局了6000亩地纺织产业发展园,其中重点启动的第一个区块就是占地1010亩的智能针织产业园。

  在环境营造上有收有放,收的是有瓶颈制约的要素保障问题,放的是如何把供给侧改革,微观政策,在微观如何做活的问题,微观政策要活,怎样把它做活。所以在环境营造上,我们侧重于纺织产业品牌的建设,质量的把控,区域产业的美誉度的提升。收的恰恰是一些其他不适应产业发展各种要素的制约。三个方面就是我们落实中央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举措。

  

“为大有希望的纺织企业制造更多机会”

找纱网CEO顼栋:

  做“找纱网”的初衷就是因为发现在我国实体产业的确非常难做。我想利用互联网增加销售,做一个内部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纺织行业很少有优秀的互联网平台,因为没有好的互联网平台造成了更多的困难和阻碍。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所以我决定成立找纱网。

  找纱网做的事情就是帮助行业特别好的企业做供给侧的改革。这是全程免费的服务,要卖什么纱线,要买什么纱线,都告诉我们,我们建一个平台和生态,帮助大家把这个行业的透明度更加扩大化,把行业采购成本、交易成本极大降低,我相信这也是符合供给侧的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