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专栏评论

侯凡春:我的中间市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之路(一)

时间:2016-10-30 来源: 凡春视点

·中间市场概念的提出                      
 
中间市场概念是我于2007年提出来的,那年刚好是国家第一次对中远期市场进行整顿的一年。
 
与其它新生事物一样,中间市场概念的提出有着它深厚地历史背景。
 
中国的中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几乎同时诞生,都建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时的中国市场条件、商品条件和服务条件等都不成熟,完全达不到建立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条件。
 
其实最初的中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期货市场属于证监会管理,中远期市场属于地方管理。最早成立的市场都是期货市场,当证监会公布定点交易所之后其他未被纳入的市场才叫中远期市场。


 
由于当时建市场是一哄而上,加之品种单一,大部分交易所上市品种又存在交叉等原因,这势必导致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竞争激烈。所以从1997年起国家就开始了第一次的整顿,只不过那时的整顿对象是期货市场,而不是中远期市场,因为当时的中远期市场规模还非常小。直到1998年,原来15家定点期货交易所就剩下现在的上海、郑州和大连。
 
中国中远期市场的第一次大发展是在2000年初期,短短几年增加了数十家交易所。运作较好的交易市场有海南橡胶、南宁南方和嘉兴茧丝绸等。但这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后来都出了问题。当然,尤其是华远郭远峰事件后,国家对中远期市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也导致了之后的2007年的国家整顿。


 
虽然,中远期市场的无序发展是导致国家整顿的重要原因,但是在那个年代也诞生了像广西糖网这样的市场。广西糖网建于1998年,从建市场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将市场的发展定位定在了服务实体经济上。后来我所在的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也基本沿袭了糖网模式,因为我们源自同一股东。


 
当时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国家要将广西糖网和广西茧丝这样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市场与那些乱七八糟的平台混为一谈呢?如果市场一直陷于整顿之中,那它又怎么生存呢?
 
我当时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将他们区别开来呢?于是我开始大量地查阅资料。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办法。中国的两极商品市场体系划分是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关键是这样的划分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于是我就有了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确定一个中间层次市场的想法。后来我将这个市场命名为中间市场,感觉它更贴切。
 
2007年6月的某一天,深圳农产品交易中心刚好在南宁广西茧丝开会,专题研究如何应对国家的整改。出席会议的有深圳农产品董事长陈少群,还有交易中心的领导,以及深圳农产品旗下的几家交易市场的高管等。
 
会上,陈董事长提到一个尖锐的问题,他说:他感觉到我们这类尚市场缺乏一个明确的概念,这也许是我们被纳入整顿范围的重要原因。
 
他讲的非常正确!中国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中远期市场正是没有名分才是招致国家整顿重要原因,因为你不是期货市场就一定是现货市场,既然是现货市场,实行20%的保证金那也是天经地义的。
 
在陈董事长讲完之后,他问各位就此有何看法?
 
由于会前,我的脑子里本来就有了些许想法,所以也十分自然地接过了陈董事长的话题,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说:我认为,应该给我们这类市场赋予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叫着中间市场。这一方面便于国家更好地区分不同的中远期市场;另一方面也弥补了两极市场体系下所带来的缺陷。
 
陈董事长高度赞扬了我的观点。紧接着,他在会上责成交易中心认真组织人马研究这个全新的概念。并说,一旦出了成果,他可以亲自带队到证监会甚至国务院,为我们这些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交易平台奔走呼吁,以最终获得政策上的承认与支持
 
也许是那一次的整顿很快就草草地结束,也许是我们的日常工作较忙的原因,陈董事长所交代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当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去看它时,我的内心感受只能是深深地遗憾,因为我们耽误的时间太长了。2013年9月,在我辞职离开广西后,我才能真正静下心来去认真研究它。
 
中间市场概念的提出其实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当时只有一个朴素而单纯的愿望,就是希望国家不要把我们等同于其他市场,因为一个平台要想发展政策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真的不愿意活在一个不断被整顿的氛围之中。
 
中间市场的概念就这样的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