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专访

当前位置: 首页>企业家专访

陈文兴:传承发展丝绸是一种历史责任

时间:2016-07-18 来源: 丝绸杂志

人物介绍:陈文兴(1964 — ),浙江理工大学校长,《丝绸》杂志现任主编。理学博士,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学科评议组纺织科学与工程组成员 , 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 纺织 科学与工程 ”学科带头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浙江省特级专家 。

用“忙碌”这个词来形容陈校长的日常工作最为贴切。一进其办公室,偌大的一张办公桌上满满当当地堆满了各类文件和材料,一眼望去如小山丘般,但是这些材料又被分门别类地堆放,多而不乱,令人惊叹不已。由此可见,陈校长具有一个严谨学者的处事之风。

根在丝绸:


回忆起自己的学习生涯,陈校长说道,上世纪 80 年代,他毕业于浙江丝绸工学院(现浙江理工大学,下文简称“浙理”)的制丝专业,在这里,他完成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毕业之后留校任教 。1992 年,他获得包兆龙、包玉刚奖学金,前往日本国立信州大学进修,开始了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 。1996 年他又 入 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历经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于1999 年获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0 年获日本信州大学生物机能专 攻工学博士学位。陈校长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双博士头衔的大学校长。但他始终认为,丝绸是他的根。

说起自己的学习经历,陈校长不禁回忆起当年丝绸专业的学习情况。 在 80 年代,丝绸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丝绸专业分得很细,如制丝、丝织、染整和品种设计等,专业界限分明,专业培养十分具有针对性。但那是属于计划经济时代下特有的教育体制,每个专业的招收和毕业生分配都是“计划”好的,学生在读书期间有非常多的实践课程和专业实习,因此一毕业就可以上岗,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而随着时代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培养已与以往大不相同。

治学理念:


自从15岁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陈文兴一直没有离开过浙理,可以说,他见证了浙江理工大学丝绸专业高校教育这 30 多年的转变和发展。从学校前身的“蚕学馆”到20世纪末的“浙江丝绸工学院”,浙理的校名一直与丝绸相关,虽然后来走上多学科发展的道路,但浙理的发展一直与丝绸紧密联系。


1998 年,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改变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 教育部对招生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丝绸专业不再单独存在,而是合并入纺织工程专业。在很多企业与业内人士看来,现今的丝绸人才培养已不像上世纪那样“专业”,大学生进入丝绸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行业也在逐渐变得“不景气”。

对于这种看法,陈文兴有着自己的见解:“上世纪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尤其 是 80 年代及之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导,丝绸人才的培养有极强的针对性,学生有很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与实习资源,毕业之后的工作都是分配的。如果把每个大学生比作一颗螺丝钉,那么型号与参数完全是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置的,所以这些学生一进入行业企业就能够与相应岗位完全吻合。而今,大学教育已变成大众教育,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大学教育使企业和学生都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在这种大环境下,学校开始更注重学生的基础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力、责任心、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等软性从业能力。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可能会导致人才初入行业后需要一个学习和磨合期。”

对于丝绸行业来说,陈文兴坦言这种模式的确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影响:“正是因为学生的选择自主性强了,丝绸行业发展又相对有局限性, 不像 IT 等 行业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时期,选择进入丝绸行业的人才就少了。”他甚至调侃道:“每一次我们丝绸行业开会,与会人员都是清一色的中老年人,很少见到80 后、 90 后。”但是,陈文兴依旧对丝绸行业的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她将是一个时尚高贵的产业,一个富含文化内涵的产业,并且随着行业内技术瓶颈的突破,丝绸行业将生机盎然。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浙江省推进丝绸产业传承发展的文件精神 , 2016 年,浙理加强了丝绸教育,成立了“丝绸学院”。作为浙江理工大学的校长,陈校长与我们谈到了学校的发展特色和发展前景。“在蚕学馆建校初期,我校就志在培养蚕桑和丝绸人才,实业救国,所以,自建校以来,丝绸和纺织就是学校的特色学科。丝绸文化在如今浙理的校风、校训、校歌以及校园文化中仍得以充分体现,没有丝绸,就没有今天的浙理。”同时他表示,丝绸今后也仍是学校办学和发展的显著特色:“我们纺织工程专业的特色是丝绸,我们的机械、信电、生命、服装、艺术、经济、管理和文化等学科也都与丝绸纺织紧密联系。我们将继续研究丝绸,弘扬丝绸,继续为丝绸行业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发展等发挥更大的贡献。”



行业展望:


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丝绸产业因受到化纤产业的冲击而急剧萎缩,丝绸产业不仅不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在纤维总量中的比重更是降到不足千分之二。而面对当前国内丝绸行业的现状,陈校长坚定地认为:“丝绸行业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虽然目前纺织纤维中 70% 以上都是化纤,但化纤行业发展尚不到百年,化纤来源于石油,按照目前的使用规模和速度,再过 50 年,石油资源就枯竭了。如今传统丝绸企业走的路虽然艰辛,但要相信丝绸行业并不会消失。我们不应该悲观,更不应该放弃。丝绸是我国的瑰宝,丝绸文化源远流长,怎可轻易舍弃。所以,发展丝绸是一种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

要重拾丝绸辉煌,我们必须进行创新。作为业内专家,陈校长指出:“决定丝绸产业存亡的是工厂化养蚕和智能化缫丝,引领丝绸产业发展的是创意设计和文化”,因此,需要用革命性的技术和教育科技来推动丝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 ) 研发工厂化饲料养蚕。 农耕时代一家一户的养蚕模式既无法保障茧丝质量, 又没有比较经济效益优势,未来肯定行不通。必须研发工厂化全龄饲料养蚕新技术,大大减少蚕茧生丝生产的产业跨度,改变生产模式,提高蚕茧质量。

2)实现智能化缫丝。 传统缫丝生产工艺复杂,工作条件艰苦,如今越来越难找到年轻的工人。智能化缫丝的实现不仅可以提高缫丝的效率与质量,更可以避免“用工难”的难题,实现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3)用丝绸引领时尚。要弘扬丝绸文化,提高丝绸设计水平,在设计上与国际和时尚接轨,可以从终端消费带动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

4)培养丝绸专业人才。 一个行业要想有创新和发展,一定要有源源不断的大学生新鲜血液进入,否则行业势必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要做好本科生、研究生与继续教育培训等多层次多维度的丝绸专业人才培养。“企业是今 天的 GDP ,科技创新是明天的GDP ,人才培养是后天的GDP 。”

5)推广丝绸技术与文化。 作为《丝绸》现任主编,陈文兴表示:“《丝绸》杂志要继续坚持为丝绸科技的创新和丝绸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丝绸产业发展,传播丝绸文化。此外,《丝绸》杂志应做到学术与产业并重,二者不能弃其一,要坚守丝绸特色不动摇。”

结语:


丝绸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经历了多少风雨,却依然屹立。正如陈文兴校长所说,我们应该对它充满信心。尤其是我们有如此之多的丝绸人前赴后继地担当着发展丝绸的重任,丝绸定能健康发展,重现辉煌。



《丝绸》杂志社:孙逸涵、余月琳、李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