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关于我们

“城市一对一”杭州拍摄花絮三

时间:2019-04-08 来源: 本站

“城市一对一”杭州篇花絮一的报道中,节目组前往淳安桑园,主持人在采桑女的帮助下,亲身体会采桑、养蚕的劳作乐趣。今天,我们节目组将主角从实境转为艺术创作,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拍摄一支《采桑》舞蹈。

老和山脚下的古荡历史悠久,古荡的河弯弯曲曲,绕过田头、地角、池塘,古荡的鱼塘面积都不大,由桑树和柿子树栽成的塘埂作为分界线,数量众多的池塘延伸成一片巨大的“古”字形“荡”区(这也是古荡名字的由来)。有些开阔些的地方,则形成了大片桑林,春天的古荡更是满地皆绿,千亩桑田。勤劳淳朴的古荡人家家户户采桑养蚕。

 群舞《采桑》展现了一群勤劳的养蚕女怀着丰收的喜悦,在一片茂盛的桑园里采桑忙,艺术地再现了曾经是美丽蚕桑之乡的古荡原住民采桑、养蚕的劳作场景。

舞蹈的编排把桑女日常采桑劳作自然融入舞蹈当中,通过艺术化再现采摘、摊晾、抖扁、划桨、撑棹、挑担等动作,将江南女性的勤劳和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舞蹈作品的一大亮点是富有创意的道具----一根刚柔相济的长杆,两头缀有桑叶。且一道具多运用:围成一圈是蚕扁,挑在肩上是扁担,撑在手里是船棹,立在地面是篱笆,为整个舞蹈增色不少。

 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 

丝绸与西湖如同杭州的一双眉目,带着一波灵动和飘逸。

 

杭州,除了世界文化遗产西湖美景之外,丝绸更是这座悠悠古城的另一张名片,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

 

在杭州G20峰会期间,凯喜雅的6款丝绸产品,包括4款手包和2款披肩丝巾,作为贵宾礼赠送给各国元首夫人。其中一款“国色天香”真丝手包受到加拿大总理夫人的喜爱,手持手包亮相G20国际舞台。“城市一对一”节目组为了这款手包特意前往位于杭州体育场路的凯喜雅大厦,近距离欣赏这款备受瞩目的丝绸国礼。

牡丹盛开,万人仰慕,是为国礼也

 

这款手包以牡丹为元素,运用了五种高档素材:缎面、蕾丝、牛皮、锆石和黑玛瑙,采用台州刺绣手艺,营造立体浮雕的效果。

牡丹盛开,万人仰慕,是为国礼也

 

这款手包以牡丹为元素,运用了五种高档素材:缎面、蕾丝、牛皮、锆石和黑玛瑙,采用台州刺绣手艺,营造立体浮雕的效果。

 

细看眼前的这款刺绣手包,用传统的平绣手法呈现牡丹花叶,绿叶托着花萼,花瓣层层叠叠,有的完全绽放,有的微微收拢;花蕊则采用台州刺绣独有的“雕绣”,营造立体造型;绣片上再镶嵌黑色锆石和玛瑙,使整个手包达到了丝绸缎面、优质牛皮及刺绣浮雕三者完美融合。

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第一座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由“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中国时装艺术展”、“西方时装馆”和临时展厅6个部分组成,成为宣传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窗口。

 

 

 今日,“城市一对一”杭州篇的第三站来到了中国丝绸博物馆。让我们一起了解下,节目组将在节目中介绍哪几样展品。

丝线
新石器时代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湖州,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是长江下游最为著名的史前文化之一。1958年,在遗址中一件压扁的竹筐里发现包括绢片、丝带和丝线在内的一批织物,均属钱山漾一期文化(距今4400-4200年)。经1960年浙江省纺织科学研究院、198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1981年原浙江丝绸工学院多次鉴定,证实绸片、丝带、丝线均以桑蚕丝为原料,其中丝线属于家蚕丝,丝带以人字纹斜编而成,绢片为平纹组织。钱山漾遗址出土丝织品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丝绸产品,说明距今4400-4200年的长江流域已有养蚕、缫丝、织绸技术。

树叶纹锦鸡鸣枕(2679
北朝
此件锦枕以树叶纹锦制成,采用平纹经重组织织造,其中蓝、白两色经线间隔排列,其上用红色经线显花。锦枕两头上翘,形如公鸡,称为鸡鸣枕,以表示睡时可以听到鸡鸣而醒来的意思。此类树叶图案应是受了西方艺术风格的影响,在北朝时期得以较广泛的流行,在吐鲁番出土6世纪文书中也有“树叶锦”名称的明确记载,当指此类织锦。

 


暗红地联珠新月纹锦覆面(2749
北朝
此件覆面以各色绮织物作边饰,正面为太阳神纹锦,反面则绣有联珠新月纹样,是中亚一带非常流行的装饰图案,此后在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当地织锦上也可看到,说明了这类纹样沿丝路的流行。

 


红地含绶鸟纹锦(2013.16.3
唐代
此件纬锦织物共有两个较为完整的瓣窠图案,团窠内为一站在花台之上的含绶鸟图案,花台和鸟的颈部装饰有联珠带,翅和尾用红、绿双色条带装饰,口衔由八颗联珠纹构成的项链状物,下垂三串缀珠,这种项链样式多见于萨珊波斯金银器上的人物颈部,并以此为载体向东传播,后来被纳入到丝绸纹样系统中。鸟的颈后有两条平行的结状飘带,这也是萨珊波斯艺术品中常见的装饰纹样。团窠外布置对称的十样花,以八瓣小团花为中心,四向伸出花蕾。

团窠联珠花树对鹿纹锦帽(2013.16.2
唐代
整件帽子的款式与笠帽较为相似,其中帽冠部分共有六片圆三角形织物拼缝而成,帽檐采用的面料与帽冠部分相同,但由于残留下来的织物较为细碎,图案全貌已难知晓,可推测出其主题图案为一拱形的联珠窠,中间是一颗花树,两侧各有一直立的鹿(或羊?),两前腿高举,搭在树上。在花树上方是两头奔跑的野兽,相向而跑。同时,在帽檐和帽冠相交处还缝有35根垂带,其分布十分规律,以4根浅米黄色、1根深褐色垂带的规律排列。浅米黄色垂带采用菱格纹暗花罗和暗花绫制成,深褐色垂带则采用菱格纹暗花罗制成。

套环宝花纹绫风帽(2728
唐代
此顶风帽以黑色暗花绫为面料,其图案是套环宝花纹;衬里为红色暗花绮,交波花卉纹样。帽头整体呈圆盘状,以六片三角形面料连缀缝合而成,每两片面料间有少量捏褶,以使四周收量匀称。帽子两侧及后部有垂至颈肩的帽披,具有御寒保温、遮风挡沙之功能,因而称之“风帽”,在鲜卑族中十分流行。但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冠服后,部分鲜卑男子渐改编发习俗为束髻,同时又因居住地南迁,帽后的披幅逐渐失去存在的必要。进入隋唐已后,虽然仍有头戴风帽的人物形象出现,但比例已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