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丝绸百科

丝织技术——中国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

时间:2018-08-03 来源: 《科学的历程》

 

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美丽的丝织品是中国人民的光辉发明和创造。丝绸是我国的名贵特产,也是古代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信物。丝绸贸易构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养蚕和织造丝绸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早在3000多年的殷商时代,我国就已开始养蚕和织丝。周代出现官办的丝织业,规模很大,民间织丝业更是发达。

中国画家黄中羊(1949-)的画作《丝绸时代》

 

马王堆出土帛画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掘出的大量丝织品,展现了汉代初期我国丝织技术所达到的水平。从品种上讲,有绢、罗纱、锦、绣、绮;从颜色上讲,有茶褐、绛红、灰、黄棕、浅黄、青、绿、白;从制作方法上讲,有织、绣、绘等;图形极为丰富,有动物、云彩、花草、山水以及几何图案。

唐代丝织品产地主要在北方。安史之乱后,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丝织技术,包括丝绸的染色、印花技术和纺织机械,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所出丝织品尤为精美。诗人白居易曾有诗赞道:应似天台山上明亮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在唐代的基础上,宋代发展出了织锦缂丝,元代发展出了织金锦,明清两代发展出了妆花

 

 

南京云锦

 

抹梭妆花

 

北宋缂丝紫天鹿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织造过程极其细致,存世精品极为稀少。

元代织金锦

 

织金锦是波斯语“Nasich”的译音。以金缕或金箔切成的金丝作纬线织制的锦。织金锦本为波斯特产,元代蒙文中称为纳石失,是波斯语“Nasich”的译音。以金缕或金箔切成的金丝作纬线织制的锦。

妆花

 

妆花是织造技法的总称,始见于明代的《天水冰山录》。该书记载严嵩抄家的大批丝织物中,有很多妆花名目的丝织物,如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紬妆花绢妆花锦等等。妆花织物有加织金线的,也有不加织金线的。

丝绸是我国的名贵特产,也是古代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信物。丝绸贸易构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丝绸大约在公元初年就传到了罗马,被那里的人民奉为至宝,只有皇帝和少数贵族才穿得起。与丝织品一起,我国的养蚕法和丝织技术也相继传到了世界各地:公元6世纪传到东罗马帝国,12世纪末传到意大利,14世纪法国人开始养蚕,16世纪末传到英国,19世纪传到美国。养蚕和织造丝绸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来源:《科学的历程》  作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国盛  图片及注解来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