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丝绸百科

穿越千年的美——中国古代织物赏析

时间:2018-07-20 来源: 复兴手工艺

 

 

 

蜀锦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山谦之《丹阳记》说∶“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乃有之。”先秦时期的蜀锦图案以几何纹为主体,同时出现了在几何骨架中相向对称排列的人物动物图案。秦汉时期的图案则把简单的、静态的菱形几何纹、回纹、云雷纹和云气纹发展为在云气之间自由奔驰的各种祥禽瑞兽等动物图案,统称为云气动物纹。云气纹在汉代流行的原因是社会和上层阶级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汉代成都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

 

茱萸嫁接:汉代乘云绣,出自:《中国古代图案》,第104

 

舞人动物锦 战国

 

唐代蜀锦的图案有格子花、纹莲花、龟甲花、联珠、对禽、对兽等。在宋元时期,发展了纹样图案有庆丰年锦、灯花锦、盘球、翠池狮子、云雀,以及瑞草云鹤、百花孔雀、宜男百花、如意牡丹等。

 

日本奈良法隆寺藏唐代联珠狩猎纹锦

 

现代蜀锦的品种有月华三闪锦、雨丝锦、方方锦、条花锦、铺地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缎八种,源自明清两代形成的流霞锦。

 

雨丝锦呈现明亮对比的丝丝雨条状

月华锦如雨后初晴的彩练

浣花锦灵感来自落花流水荡起的涟猗

以黄、红、绿、蓝等八色经线为地经,与白色土世纬交织成富贵三多锦。

 

缂丝又称 “刻丝”。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 “通经断纬” 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至清代缂丝业中心已移至苏州一代。凤凰纹缂丝凤凰纹缂丝。

 

 

漳绒是在元代著名的“丝绵里”剪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起源于漳州而得名,为全桑蚕丝色织的绒类织物,表面为通幅绒毛。

 

 

宋锦苏州织造的一种传统织锦,明末渐失传,清初又恢复。苏州仿宋锦分大锦和小锦,大锦主要用于装裱,小锦多制作锦盒。

 

橘黄地盘绦四季花卉纹宋式锦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妆花”是云锦中织造工艺最为复杂的品种,用绕有各种不同颜色彩绒的纬管,对织料上的花纹作局部断纬挖花盘织,颜色变换比较自由。

 

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

 

库锦是采用长跑彩纬通梭织制,色彩用分段换色的办法配置,在每一段只能配四五种颜色的彩纬。彩纬中有一组作地纬用,专门将反面不起花的彩纬压住,形成“扣背”,因此库锦厚薄均匀,比较牢固。

 

 

织锦与妆花相同的是使用精练过的熟丝,即先染后织,都是彩纬提花织物。不同的是织锦通梭织彩,每一段上的花纹最多只能配四五种颜色;而妆花使用不同的彩丝纬管,根据花纹需要通经断纬地挖花妆彩,配色自由,变化丰富。

 

 

元朝称织金锦为纳石矢或金搭子,通常由金线、纹纬、地纬三组纬线组成。织金分两类,一类以金箔捻成金丝同丝线交织而成,称为圆金法。这种锦光泽比较暗淡,牢固耐用。一类以片金法织成,即将切成长条的金泊夹在丝线中。金片较丝线阔粗,金光闪闪十分艳丽。

 

 青地串菊织金缎

 

香云纱本名“响云纱”,因穿起来走路可听到“沙沙”的响声而得名。香云纱制作工序繁复,先要利用薯莨的汁液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河塘泥覆盖织物表面,经日晒加工而成。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穿着次数的增加,这种奇妙的黑色织物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浅,纹理会变得越来越细,如同有生命一样。

 

 

绉纱是古代纱织物,南朝人称之为天衣。这种纱表面自然绉缩而显得凹凸不平,虽然细薄,却给人一种厚实感。汉代就利用加过强拈的纱线受潮湿后产生绉绉这一规律,有意识地用强拈的丝线来织成纱,然后浸水使之收缩而起绉。

 

 

罗因是一种汉族丝绸织造技艺,产于浙江杭州,故名杭罗。杭罗由纯桑蚕丝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联合构成,有横罗和直罗两种,具有等距规律的直条形或横条形纱孔,孔眼清晰,穿着舒适凉快。在杭罗上刺绣的方法称为戳纱或者挑罗。

 

 

软烟罗又作“霞影纱”是一种薄似烟雾的罗,旧时人们用来作木窗格栅中间的“夹纱”,只有雨过天青,秋香,松绿和银红这四种颜色。《红楼梦》里多次提到了软烟罗这种织物,比如贾母让凤姐用银红的软烟罗替黛玉糊窗子。可惜软烟罗的制造工艺已失传很久,或只能在孙温的画中一睹其风采了。

 

 

缎是指以缎纹组织织成的平滑光亮的织物。古香缎常采用古色古香的四季花卉、花鸟虫鱼、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和山水风景等图案,或以人物故事为主题来表现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