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丝绸百科

杭州唯一男工绣传人,56年默默坚守,绣出价值千万的作品,却一生清苦

时间:2018-06-29 来源: 寻匠之美

 

本文授权转载于

微信公众号:寻匠之美

IDxjzm681

 

 

要有多热爱,

才能,

把杭绣当生命去爱?

“孤独的男工绣”

杭州的宫廷绣,

最为鼎盛时期,

掌握这门技艺的不过300人,

到如今只剩下一人。

 

 

要有多热爱,

才能,

把杭绣当生命去爱?

“孤独的男工绣”

杭州的宫廷绣,

最为鼎盛时期,

掌握这门技艺的不过300人,

到如今只剩下一人。

 

 

20世纪60年代,

年仅13岁的赵亦军,

考入杭州工艺美术学校。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

今后长达56年的时光,

都将与刺绣度过。

 

青年时期的赵亦军

 

 

在刺绣班学习的时候,

杭绣大师“神针”张金发,

对他的影响颇深。

“老师为人低调,做事严谨,

如果学生绣得不好,

他就直接用剪刀把作品剪掉,

不管你绣了多长时间。

  

 

这种严苛的态度,

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

那段日子,

他跟随张金发老师,

学习了完整的宫廷杭绣,

两人还共同绣制了《释迦牟尼》。

 

作品《释迦牟尼》 绣幅尺寸40cm×60cm

 

杭绣的针法,

是将彩线绣和盘金绣相结合。

而男人绣东西有个特点,

就是柔中有刚,构图严谨,

直的地方一定要做得直,

圆的地方要做得圆。

 

作品《金轮王》 绣幅尺寸29cm×39cm

 

 

在十来平米的小工作室里,

赵亦军坐正身子,

戴着老花眼镜,

食指拇指捏着针,一针一扬,

一根线能被劈成16份,

每一个动作,

都凝结了他数十年的功力。

 

 

绣完一幅作品,

要经过画稿、配线、描稿、

盘金、盘银数道工序。

 

 

由于工序复杂,

一幅作品往往耗时多年,

哪怕他一日一日不间断地绣,

创作的作品亦是有限。

“我的作品基本上是不卖的,

它们都是书本上没有的、

市面上找不到的参考资料,

我要将它们保存下来。

 

作品《金刚螺》 绣幅尺寸29cm×39cm

 

在赵亦军的工作室里,

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刺绣作品,

每一件都耗尽他几年的心血,

佛像是他最喜欢绣的一个主题。

并不是为了把佛像绣出来,

而是想通过佛像这个载体,

将南宋宫廷杭绣的针法、技法,

一一呈现出来。

 

作品《三圣图》 绣幅尺寸84cm×153cm 用时1年半

 

齐针、套针、虚实针

这些传统技法全部被他,

运用在一幅幅新作品中。

 

 

 

他的代表作《观经图》,

1.84米,宽1.67米,

正面包含532个佛教人物,

背面则绣了7221个字。

整幅作品耗时长达17年,

是杭绣史上绝无仅有的。

 

作品《观经图》 绣幅尺寸164cm×184cm

 

在绣制过程中,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

差点夺去他的生命,

指尖没了知觉。

但是并没有成为他,

继续杭绣创作的阻碍。

 

“说来也奇怪,

那么小的绣花针,

我还是捏得牢,

还能继续绣下去。

 

因为自己年纪大了,

身体不好,眼睛也不行了。

他想抓紧时间多绣一点,

为后世留下点东西,

让他们知道,

杭州原来有这么好的工艺。

作品 满地绣《大日如来》 绣幅尺寸121cm×141cm

 

然而,

单单保存下绣品,

对于传承刺绣而言,

还远远不够。

为此,

他专门写了一本关于杭绣的书,

希望能留给后世一些研究的素材。

 

刺绣之余,

他在社区为刺绣爱好者开班,

在一些大学授课。

他希望从中找到一个人,

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接替他去探索杭绣的世界。

 

然而,

愿意跟他学的人很多,

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人,

寥寥无几。

赵亦军坦言,

学杭绣要五个心,

耐心、决心、精心、恒心、悟心,

缺一不可。

 

作品 满地绣《四十八愿》 绣幅尺寸94cm×156cm  用时2年半

 

然而,

愿意跟他学的人很多,

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人,

寥寥无几。

赵亦军坦言,

学杭绣要五个心,

耐心、决心、精心、恒心、悟心,

缺一不可。

 

 

况且,

宫廷杭绣门槛高、工艺繁琐,

至少需要5-10年的历练。

又有几个能熬得住几年,

甚至几十年的无名?

 

 

作品《青衣》 绣幅直径27cm 人物脸部采用了苏绣技法

 

虚实针绣作品《星云大师》 绣幅尺寸40cm×50cm

 

摹绣作品《少女》 绣幅尺寸38cm×47cm

 

作品《聪》绣幅尺寸:29cm×59cm

 

 

作品《阿弥陀立佛》 绣幅尺寸70cm×120cm 用时1

 

几十年的岁月里,

除了热爱,更多是责任。

要传承宫廷杭绣,

需要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贫。

 

昔日同窗都已转行,

只剩下他一人坚守。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

赵亦军思忖良久,

一字一句地回答:

“每个人追求不同,向往不同。

我是一条路走到黑,

不大考虑走不走得出。

正因为有了匠人们,

一条道走到黑的坚守,

我们才有幸得见,

那些绝美中国手工艺,

一次次惊艳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