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专栏评论

李建华:以古鉴今,丝绸之路带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2016-01-28 来源: 李建华中国

   从西汉的张骞,到东汉的班超,前面我给大家梳理了,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由古即今,汉代丝路史,又给我们今天带来哪些启示呢?

如果以中国为原点,用普通的视角来看,西域是边疆,地广人稀,似乎无足轻重;但是如果以亚洲为原点,用国际的视角来看,西域则是亚洲的中心,欧亚大陆的腹地,它的战略地位则非同反响!我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禀赋各异,只有真正做到“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国与国之间才能做到互利互惠、共商共建。那么,如何实现“五通”呢?

   第一,从经济的角度。我们看到汉代,大量中国的绢帛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西域的牛马、香料、农作物,也被不断带来中国。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商品交换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今天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从简单的商品贸易,演化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服务,甚至金融合作。如果仅仅把“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的复兴,看作是为了解决国内的产能过剩,和顺带的能源贸易。也许太狭隘了!今天的“一带一路”,其实是世界几大文明体,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在全新的竞合关系中,重新接触、沟通、交流、合作。

反观历史,我们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有许许多多的未知、不确定因素,有形形色色的文化差异和冲突。

   第二,从政治的角度。我们看到在汉代,大汉帝国实力强盛,赶走了匈奴,西域和中亚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因此,跨境贸易背后,不是简单的物与物,而是复杂的人与人、国与国的关系。不是修一条高速公路、建一条高速铁路,贸易就能源源不断。我希望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不应该仅仅是那些辉煌的历史。更要看到,历史上这条贸易的通道、文明的通道,究竟因何而兴、因何而断。只有这样,大家的认知才不会局限于向中亚、西亚卖东西、修铁路、买油气,才能把握住新丝绸之路的真正含义。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的精神、中国的丝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