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专访

当前位置: 首页>企业家专访

袁宣萍:丝绸里走出来的“梦想”

时间:2016-07-19 来源: 丝绸杂志
《丝绸》60年专访 | 袁宣萍:丝绸里走出来的“梦想”
发布人:liqizheng 发布时间:2016/7/7 11:06:51  浏览次数:153次
【字体:    字体颜色

人物介绍:袁宣萍(1963—),1998~2000年担任《丝绸》杂志主编,2001年至今为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2005年获苏州大学博士学位。出版专著《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浙江丝绸文化史、《中国丝绸文化史》《浙江近代设计教育》《中外设计史简编》《中国丝绸设计素材图谱——图像卷》等十部,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

 
  身着一袭黑色连衣裙,笑起来给人以“岁月静好”的安心,在袁老师的脸上看不大出时光雕琢的痕迹,倒有一股在岁月中沉淀的韵味。这次采访地点是她日常跟学生上课和讨论的工作室。突破了之前一问一答的传统采访模式,袁老师说:“我们就简单地聊聊天好了。” 

  袁宣萍毕业于浙江丝绸工学院丝织专业。之前只是觉得丝绸是一种美好的产品,结果发现它的制造过程十分复杂。但这四年扎实的工程基础,让袁宣萍对丝绸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她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基础:“没有学过工程的人只看到了丝绸的图案与色彩,而我们会想织物的组织结构是什么,生产工艺是怎样的。”大学毕业报考研究生时,袁宣萍选择了“丝绸史”作为自己攻读的方向,以实现自己从事文化研究的梦想。


  1987年毕业后,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袁宣萍到了《丝绸》杂志,这一呆就是13年,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杂志社。早期的杂志社岁月是无忧无虑的,当时她负责花色品种和历史文化两个栏目,除了组稿、编稿、排版、校对外,收到读者来信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每天都可以收到一大摞信。通过书信往来,袁宣萍跟很多作者有了纸上的交往。有一位作者出差来杭州特地到编辑部来找,这一见可傻了眼,“原来她一直以为我跟她年纪相仿呢!”袁宣萍笑着回忆,这位作者就是苏绣的资深研究者孙佩兰。

  20世纪90年代,受到国家体制改革的影响,《丝绸》杂志也处在一个从受命出版到面向市场的转型时期。“在孙金惠、丁桂芳等老主编和宣友木社长的努力下,杂志社度过了最艰难的转型时期。等接力棒交到我手中,这个路子其实已经很明确了。”回忆起这段时光,袁宣萍如是说道。


  “要耐得住寂寞,乐于给别人做嫁衣裳。”这是袁宣萍在担任《丝绸》杂志主编时常讲的一句话。担任主编的两年中,袁宣萍负责杂志的质量和按时出版,宣友木社长负责杂志经营,在两人默契的配合下,杂志做了一些改变:版面从小16开向大16开转变,编排风格也迎合时代审美作了调整,这一版面设计一直沿用至今。继续完善杂志社的理事制度,落实办刊经费,拓展广告业务,减轻了杂志的生存压力。重视杂志定位,除继续保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地位外,又加入了全国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在出版质量方面,《丝绸》杂志也被评为浙江省科技期刊一等奖。

  “但是,我还是对丝绸背后的文化与艺术这一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这是我读硕士期间的一个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套浙江文化史话小丛书约袁宣萍编写其中一本,这也是她的第一本书——《浙江丝绸文化史话》。白天要完成编辑部的工作,晚上回到家则抽出时间写稿“圆梦”。“虽然比较辛苦,但我还是蛮开心的。”书稿终于出版了,稿费是300本书,“我叫了辆出租车将这300本书拉回来的,把家都堆满了。”后来把这本小书放在丝绸博物馆的柜台上,很快就销售出去了。


  2001年,因为一个可以重拾学术理想的机会,袁宣萍离开了工作13年的《丝绸》杂志,来到了浙江工业大学任教。第一年教学工作量不大,但备课花费了大量时间,努力拓宽知识面,虽然获益匪浅,但是袁宣萍意识到,在硕士阶段的学习以及自学已经满足不了要求,于是决定报考苏州大学设计博士,师从诸葛铠先生,此时她已经是近40岁的“高龄”了。“人生中,你得迈过一个一个的坎,迈得过去才能更上一个台阶。”对于这段经历,袁宣萍笑着说:“从杂志社主编到一名大学老师,最后又成了一名学生,身份的转变其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三年的博士学习,让袁宣萍在科研和教学上有了很大提升,博士论文也在毕业后正式出版 ,被列为考古学新视野丛书,在学术界获得了较好的反响。

  如今的袁宣萍既是一名浙工大的硕士生导师,也为本科学生上课,主要讲授设计学基础理论。在我们采访的工作室,是袁宣萍经常给研究生授课的地方,说是授课,不如用讨论两字更为贴切。“到研究生阶段,我比较喜欢平等的交流,学生也应该学会‘带着问题’来上课,写出来的论文得是有内容的,不能空洞无物。”她所带的研究生已毕业7名,其中1人被评为省优秀毕业生,3人的论文被评为浙江工业大学校级优秀硕士论文。


  最近几年,袁宣萍正在从事近代染织设计的研究,并赴台湾辅仁大学对织品服装系馆藏旗袍作了织物分析。对于旗袍,袁宣萍有一种别样的情怀,“我也是个旗袍爱好者,看到一些漂亮的民国旗袍也会忍不住买上几件,作为自己的研究实物。”生活中的袁宣萍偶尔也会穿上旗袍,“旗袍不一定只能在隆重的场合穿,历史上的旗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穿着的。” 在袁宣萍看来,旗袍是一种中西合璧的产物,是最能代表中国女性的一种服装。

  除了忙于教学和科研,旅游算是她较为“奢侈”的享受了。可即便如此,她也笑称:“我所有的旅游难免跟学术结合在一起,不管跑去哪儿,都得去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看看,看够了才会去看别的。还特别留意各地的织物,总是会买一些代表当地工艺的织物回来。” 

  袁老师的声音非常好听,但频率非常的快,这种节奏的紧迫感仿佛就像是她目前的一种生活状态:或许忙得不得开交,但也乐在其中。毕竟,这就是她一直在追寻的学术梦。 

本刊记者:赵文艳、徐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