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专栏评论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时间:2020-01-03 来源: 《丝绸》杂志


作者:周  赳,金诗怡,肖元元


摘要:丝绸是浙江历史经典产业之一,具有七千年的文化史。文章以浙江丝绸的起源及其发展沿革为线索,从历史的、宏观的角度来梳理浙江丝绸产业发展的流变特征和关键要素,提出当前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核心是丝绸产品创新的观点。并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来分析浙江丝绸产业经典品种变迁的基本特点和客观规律,构建起“艺工商”结合的研究方法论,为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当代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此外,通过对浙江丝绸产业历史经典产品的艺术特征、技术特征和营商特征的分析,为丝绸产业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为其他历史经典产业的当代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浙江丝绸是具有数千年产业发展史的历史经典产业,其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属于社会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多学科交叉领域。丝绸作为产品,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发明创造之一,承载着华夏文化的历史脉络,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从考古文献看,浙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丝绸文化在浙江具有约七千年的历史,丝绸产业在浙江具有约五千年的历史,古代浙江的丝绸产业跌宕起伏,近代浙江的丝绸产业历经磨难,现代浙江的丝绸产业道路曲折,但近代以来浙江丝绸始终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2015年11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将丝绸列入浙江省七大历史经典产业之一,省八部委专门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丝绸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5〕114号),自此,浙江丝绸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通过对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研究,将进一步明确浙江丝绸的产业沿革和发展特征,为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当代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  背  景

丝绸的研究文献很多,根据研究内容分析,主要集中在以文献史料考证为主的丝绸史研究;以产品创新开发为目的的丝绸艺术、丝绸技术研究;以及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丝绸产业现状分析、发展规划研究等。在丝绸史研究上,主要以历史学的史实为依据,研究各历史时期丝绸产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如朱新予[1-2]、王庄穆[3-4]、吴淑生[5]等以丝绸文献、史料为依据,研究中国丝绸史通论和相关专论;赵丰[6]、袁宣萍[7-8]研究各历史时期的中国丝绸文化特征;同时朱新予、徐新吾[9]、蒋猷龙[10]、蒋晓娜[11]等对江南地区和浙江省的丝绸产业发展、丝绸传播的历史和路径进行研究;Rajatvaty[12]、Surhone[13]等在其专著中全面介绍了中国、印度、日本和欧洲等国家的丝绸产业发展和贸易史,对这些国家的丝绸产业做了较为详细的历史分析。在丝绸产品创新为核心的丝绸技术、丝绸艺术研究上,从早先丝绸技术和丝绸艺术相对独立的研究,逐步发展到以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交叉学科为基础的“艺工”结合的丝绸产品创新理论和方法研究上来,如周启澄[14]、徐国华[15]、郭永禄[16]研究古代丝绸技术史,特别是织花技术;吴淑生、城一夫[17]等研究丝绸染织艺术和纹样史;沈干[18]、钱小萍[19]、戴亮[20]等对丝绸品种大类和产品设计方法,以及相关工艺进行技术整理;李加林[21]、周赳[22]研究如何利用数码技术来对丝绸织锦进行仿真设计和创新设计。在丝绸产业现状分析、发展规划研究上,主要服务于政府部门,用于政策制定和出台的依据,如:顾国达[23]、蓝广芊[24]论述中国丝绸贸易从以基础原料和未深加工产品(如茧丝类和绸缎)为主的贸易,逐步向制成品(如丝绸服饰等)贸易演化的过程;对于中国丝绸产业的发展方向,赵力宾[25]等提出应走“集团化”道路,形成几个较大的丝绸产业集团,以规模优势加强对国际丝绸市场的主宰;邬关荣[26]、李瑞[27]、胡丹婷[28-29]等研究中国区域茧丝绸产业保护、发展的问题和对策。从研究机构分析,由于丝绸起源于中国、世界丝绸产业区主要分布在中国,所以中国的研究机构是当前丝绸领域各专题研究的主体,国外从事丝绸领域研究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建有丝绸博物馆的高校和文博单位中,以从事丝绸史的史料考证研究和文物保护为主。

从目前相关丝绸领域的研究现状看,主要以填补丝绸史考古实证缺陷和解决当前丝绸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主。对于历史经典丝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研究,缺少对世界制造业发展变迁史实的整体考虑,特别是从经济史角度、从产业发展规律上研究纺织丝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较为薄弱,需要国内各研究机构通过学科交叉的合作研究来探索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传承与发展的整体的、前瞻的和具有实操价值的方法路径。因此,在当前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政策导引下,如何在丝绸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上进行“历史客观、现实可行、前瞻领先”的整体性研究,将研究成果凝练成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传承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至关重要。对浙江丝绸产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需要树立“立足浙江、放眼世界”的理念、从历史和当下两个维度和“艺工商”学科交叉的方法来探究丝绸产品及其服务对象的流变,为浙江丝绸产业的当代发展构建可行的方法论。

2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研究构架

2.1  研究框架

正如研究背景所陈述,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包含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从丝绸产品中得到统一,所以丝绸产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丝绸产品不断被创造、接受和价值实现的历史,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研究思路是以历史为线索、以产品为核心,通过分析各历史时期丝绸产品创新的艺术特征、技术特征和营商特征来揭示丝绸产业的发展规律,为丝绸产业的当代发展提供借鉴。因此,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的基本构架分三部分:一心两翼。丝绸产业“传承与发展”是以满足需求的丝绸产品创新为目标的核心部分,“产业历史梳理”和“产品经典梳理”为两翼支撑部分。三部分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构架如图1所示:两翼之一的丝绸产业的历史发展梳理和分析,将凝练出丝绸产业的发展规律;两翼之二的丝绸产业历史经典产品的品种梳理和分析,将从丝绸产品的艺工商ATB(Arts、Technology、Business)特征中揭示丝绸产品附加值产生的要素;“传承与发展”核心部分以丝绸产品创新为目标,研究丝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其内容包括影响丝绸产品创新的丝绸艺术、丝绸技术、丝绸营商的传承和发展研究,以及支撑丝绸产业创新的丝绸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png

图1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研究构架

2.2  研究方法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研究需要从人类社会学的高度,以经济学为观察角度来审视丝绸经典产业的发展历史,以丝绸产品创新为目标,采用历史学、社会学、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艺术学(设计学)和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构建起浙江丝绸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ATB融合(艺Arts、工technology、商Business)研究方法论。从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根据研究内容提出可行的研究路径,以ATB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丝绸产业相关的历史文献、经典案例,并凝练出ATB结合的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当代创新发展模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2.png

图2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研究方法

3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分析

根据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可以将研究内容定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浙江丝绸产业历史发展,包含浙江丝绸产业的起源、古代、近代和现代浙江丝绸产业的发展特征,通过分析,掌握丝绸产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界定浙江丝绸产业在中国丝绸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历史地位;第二部分是浙江丝绸经典品种沿革,包含浙江丝绸产品品种沿革、浙江古代和近代丝绸经典产品的美学特征等重点问题,通过分析,建立起历史经典丝绸产品的品种体系,以ATB分析方法来掌握优秀丝绸产品的ATB特征,揭示浙江丝绸品种发展特征和规律,特别是对丝绸产业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包含与浙江丝绸产业发展相关的艺术、技术、营商传承和发展的重点问题;第四部分是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人才培养,包含浙江丝绸教育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变迁等重点问题。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丝绸产业历史发展规律和丝绸历史经典产品特征的基础上,凝练出第三部分与浙江丝绸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丝绸产品文化艺术传承、科学技术创新、商务营销拓展的基本模式和实施路径,第四部分人才培养是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研究将为促进浙江丝绸经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政策制定依据、理论实践指导。

3.1  浙江丝绸产业的发展历史和地位

丝绸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丝绸产业的发生、发展有且只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中华民族对丝绸产品的客观需求。从石器时代、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到当下的信息化时代,丝绸产业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变迁。在农耕时代的中国,由于生产力落后,丝绸原料的特殊性和稀缺性,丝绸产业成为不可替代的经典产业;随着科技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纺织原料的多样化,现代丝绸产业在整个工业中的占比不断下滑,从支柱产业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有人称之为“夕阳产业”。研究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价值和创新发展,需要换位思考,不仅要从历史文献和史料中去揭示浙江丝绸产业的起源和产业地位,还要分析各个历史时期,浙江丝绸产业的发展特征,从历史学、社会学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浙江丝绸产业的文化优势,从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艺术学(设计学)、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确立浙江丝绸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根据丝绸产业的历史特征,为确保社会制度和产业政策的连续性,从研究的角度,可以将鸦片战争以前的丝绸产业归为古代部分;鸦片战争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归为近代丝绸产业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现代丝绸产业发展时期。

3.1.1  浙江丝绸产业的起源及地位

丝绸作为浙江的历史经典产业,具有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从浙江丝绸产业的发展现状看,丝绸产业跨越了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界限。2017年1月16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八大万亿产业”,根据八大产业的内涵,当下的浙江丝绸产业应该是文化产业和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健康、旅游、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密切相关。通过浙江丝绸产业的历史溯源,可以发掘出丰厚的文化积淀,为丝绸产品的文化创新和时尚引领提供支撑。而当代丝绸产业的个性化消费特征是时尚引领的具体体现。

浙江丝绸产业在中国丝绸中的地位体现在浙江丝绸的起源及其对中国丝绸产业发展中的影响之中。从史前的原始氏族公社开始,浙江各地就出现了原始氏族公社文化。浙江丝绸是中国丝绸目前可考的具有历史物证的最悠久的区域产业之一,从隶属于河姆渡文化的浙江余姚遗址出土的蚕纹盅形雕器和其他纺织工具(C14测定年代距今6724±140年),可以证明浙江的先民在7 000年前已经开始以从事耕作和编织为主要特征的定居生活,浙江丝绸文化已经显现;从隶属于良渚文化的浙江吴兴钱三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丝线、丝绳、绸片等文物(C14测定年代距今4140~4700±85~100年),可以证明浙江丝绸产业在5 000年前就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遗憾的是距今约6 000年的马家浜文化目前还没有发现丝绸产业的文献和文物史料,根据推断这一时期应该是浙江丝绸产业发展成型的时期。

3.1.2  浙江古代丝绸产业的发展沿革和特征

浙江古代丝绸产业的发展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表1)。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夏禹时期,浙江属于“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的扬州地域,有“厥篚织贝”的记载,出产的“织贝”是一种先染色后织成贝纹的早期织锦;商殷时期,《汤祷篇》记载商汤为了农桑丰收“祷于桑林,祈天求雨”,殷墓的玉蚕饰物、铜器的蚕纹、铜戈的花绮印纹都说明商代中原已经具有规模化丝绸产业,由于中原地区崛起而成为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浙江丝绸产业的发展程度远落后于中原,鲜有文献记载和文物史料发现。从西周起,丝绸已经成为服饰的主要原料,西周官府设置专管丝绸生产的官职,并建有“公桑、蚕室”和“百工”;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浙江属越国和吴国,勾践采纳谋臣范蠡和文种提出的“劝农桑”建议,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丝绸生产得到提高和发展。秦汉时浙江会稽一带的蚕织生产已有相当水平,汉武帝屡诫百官守令“劝课农桑,以农桑为”,到东汉三国时期吴国的官营织造有较大发展,并沿海路开拓海外丝绸贸易,但整体说来,秦汉时期,浙江的丝绸产业规模还在中原之下。两晋、南朝时期,当时浙江的三吴地区(吴郡、吴兴、会稽)偏安发展,是作赋征收丝帛的主要地区。隋代和唐前期,中国蚕织生产区域仍主要集中于北方,安史之乱后,丝绸生产重心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而逐渐南迁,全国有一百多个州郡上贡丝物,江南道占其中的五分之一,江南东道所属浙江十州(杭州、湖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睦州、温州、处州)中九州有丝物上贡记载,江南成为新兴的丝绸产业中心,浙江的“丝绸之府”地位初具雏形。五代十国浙江属吴越国,吴越王钱镠“闭关而修蚕织”,在杭州府设立丝绸手工作坊,开创了杭州官营织造先河,在北方连年战乱,经济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的同时,浙江的丝绸产业得以继续发展。宋代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北方,中国丝绸生产重心加速向东南转移,北宋亡后,皇室南迁临安(杭州),因此极力扩展丝绸生产,对重点产区的浙江倍加重视,浙江丝绸产业率先出现了缫丝和织绸分业现象,南宋朝廷重视丝绸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大花楼织机的改良和应用,使浙江的丝绸产品品种繁多,花样精巧,杭嘉湖地区经营丝绸的名家店铺纷纷兴起,大量蚕丝、丝织品从宁波港输往海外,宁波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到元朝初期,大批江南丝织巧匠被俘征和掠卖,大幅阻滞了浙江民间丝织手工业的发展,直到元中叶随着蒙古贵族的汉化,浙江丝绸生产才进入恢复期,官办丝织业再次兴起,杭州等地设有文锦局和织染局,元朝后期重视对外贸易,使湖丝初露头角。进入明朝,随着浙江丝绸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促进了浙江丝绸生产技术提高和丝绸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浙江丝绸产业的地位在全国举足轻重,浙江“丝绸之府”地位进一步巩固,随着浙江丝绸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兴盛期。清前期,浙江种桑、养蚕、缫丝等生产技术继续大幅提高,丝绸产品“品种齐全、名目繁多、精彩夺目”,浙江所产生丝、绸缎,尤其是湖丝,为外商所竞购。鸦片战争前,浙江丝织手工业已经分工精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染房等工序一应俱全,丝绸生产加工及贸易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绸庄兼营机坊、独立自营、放料代织、丝织工厂4种,丝绸产品质量、花色均有提高和创新。

表1  浙江古代丝绸产业的发展沿革和主要特征

3.png

综上,浙江丝绸文化源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期,而作为中国最早的规模化丝绸产区形成于5000年前良渚文化期,所以浙江丝绸文化和产业在中国丝绸的文明史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而之后相比中原地区,浙江地区的丝绸产业逐步衰落,在经历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偏安发展后,直到南宋时期才开始确立了中国最重要丝绸产区的地位,到明代进一步巩固,一直保持至今。

3.1.3  浙江近现代丝绸产业的发展沿革和特征

浙江近代丝绸产业的发展可以用历经磨难来概括(表2)。自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后,英、法、意等国应用机械生产丝绸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对蚕茧和生丝需求与日俱增,西方列强的掠夺随之而来。鸦片战争后外商通过开设茧行、丝行、开办丝厂,大量压价收购浙江蚕茧、生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商和做外商代理的沪商纷至浙江设茧行或租行买茧,浙江蚕丝业饱受蹂躏,在困境中生存。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太守林启在杭州创办蚕学馆,这是浙江兴办丝绸教育的开始,也是中国最早的丝绸教育机构。辛亥革命后,民国前期,孙中山十分重视蚕桑、丝绸生产,当时正值帝国主义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资本投入丝绸工业发展,政府采取一系列改良蚕丝业的措施,鼓励缫丝和丝织生产向机械化、半机械化升级,具有民族资本性质的丝绸工业企业:纬成、虎林、天章相继成立,浙江的著名绸庄:悦昌文、蒋广昌、袁震和也迅速发展起来,而蚕桑、丝绸科教的发展为浙江丝绸产业的恢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是好景不长,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杭州沦陷,日伪政府成立华中蚕丝公司,颁发了《管理丝茧事业临时办法》《关于蚕丝事业统制指导要领》等一系列法令,规定蚕种、茧丝绸、销售等统由华中蚕丝公司经营控制,从组织上建立了一套掠夺浙江蚕丝的体制,抗日战争期间浙江省桑园面积、产茧量、丝车数、产绸量只剩下抗战前的六分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官僚资本所经营的中国蚕丝公司又垄断了浙江丝绸产业,实行垄断压价收茧政策,加上苛捐杂税,致使民族资本工商业者和科研教育人员想恢复发展丝绸业的希望彻底破灭,严重阻碍了浙江民族资本的丝绸业发展,到民国37年(1948年),浙江缫丝厂仅存11家,绸厂、机坊中机台数只剩下四分之一,丝绸产量大幅滑坡,一片萧条。

表2  浙江近代丝绸产业的发展沿革和主要特征

4.png

浙江现代丝绸产业的发展可以用道路曲折来概括(表3)。随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浙江省丝绸产业的恢复、发展和振兴,通过接管中国蚕丝公司等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浙江省丝绸行业开始全面推行公私合营的经营模式,完成了对丝绸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对发展浙江省蚕桑丝绸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1957年),浙江桑蚕丝产量由1949年的339t增加到2 099t,丝织品由1949年的1 212万m增加到3 181万m,整个丝绸业稳步健康地发展。1958年以后,由于国家倡导“大跃进”发展模式,导致丝绸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与行业现实脱节,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蚕桑丝绸生产一度大幅度下降。1963年经过浙江省丝绸企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逐步走出困境,到1965年末,浙江丝绸工业总产值达3.77亿元,已占全国丝绸工业总产值的25.76%,丝织品产量8 153万m,占全国23.8%,均居全国首位。但随之而来的“十年文革”,使浙江丝绸业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许多传统丝绸产品被视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产物,丝绸企业被迫停工停产,使全省丝绸工业总产值10年中只增长9%,1976年丝绸产值4.44亿元,而人均创利仅25.02元,只相当于1965年1 212.12元的1/48,可见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的低下。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改革开放,丝绸工业认真贯彻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政府对丝绸工业在原材料、贷款、技改、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等方面给予优惠,浙江丝绸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六五”期间(1981—1985年) 浙江投入1.14亿元对50多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研制和引进先进的印染等后整理设备,丝绸业得到长足发展;1985年浙江省丝绸联合公司,又称中国丝绸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成立,同年第一家丝绸中外合资企业深圳华丝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投产;“七五”期间(1986—1990年),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景气和恢复增长,国际市场上对天然纤维的喜好,国际丝绸市场也出现了旺销局面,引发了“蚕茧收购大战”;1986—1989年,四年中国白厂丝出口价格从2.7万美元/t增涨到5.0万美元/t。“七五”期间浙江丝绸行业的管理、科研、生产、贸易都上了一个新台阶,1985年浙江丝绸出口创汇2.055亿美元,1990年,首次突破4亿美元;“八五”期间(1991—1995年),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但浙江丝绸行业由于对市场经济不适应,继续盲目扩张生产规模,使丝、绸的生产加工能力大大超过原料的供应能力,加上国际丝绸市场在替代原料的冲击下,丝绸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导致1995年全国丝绸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亏损总额达到3.43亿元,尽管如此,“八五”期间浙江丝绸行业仍得到了良好发展,转换经营机制后,杭州凯地丝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成为全国丝绸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30];到1995年浙江丝绸工业总产值达298亿元,比1985年丝绸工业总产值的17.43亿元,规模增长了17倍多,但全行业亏损的现实给“脱离市场”的丝绸行业一个深刻的教训; 进入“九五”,期初浙江丝绸集团公司基于企业调研,制订了《浙江丝绸“九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设想》,规划浙江丝绸出口创汇2000年达到12.6亿美元,2010年达到25万亿美元,由于没有吸取“八五”期间“脱离市场、规模冒进”的教训。随着浙江蚕业生产由计划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变,从“九五”时期一开始,浙江丝绸产业被严酷的市场现实倒逼,无奈转入调整期,规划目标与产业现状严重脱节。“十五”“十一五”期间,浙江蚕桑丝绸生产都出现了下降的态势,到2000年,全省丝绸实际出口7.97 亿美元,完成规划目标的63.25%,2010年实际出口12.53 亿美元,仅完成规划目标的50.12%。面对制约浙江丝绸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十二五”期间,针对“东桑西移”的国家规划工程,浙江制定了“打造优质茧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而“十二五”末的2015年浙江丝绸出口10.39 亿美元,比“十五”末下降11.67%。针对浙江丝绸产业“十二五”桑蚕种养量缩质降、创新设计能力不强、丝绸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的现状,2015年11月1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丝绸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29日编制《浙江省丝绸产业传承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重点是加强浙江丝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通过增长方式的动力转换来实现浙江丝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表3  浙江现代丝绸产业的发展沿革

5.png

3.2  浙江丝绸产品的品种沿革和特征

作为历史经典的丝绸产业看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前行,留下社会财富和文化遗产给后人敬仰,但在丝绸产业研究中最能改变的因素恰恰也是“丝绸产品”,丝绸产业的经典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跨越数千年的“经典丝绸产品”的变迁史(现今称之谓数据库)。丝绸产品是静态的物质,但是其创造过程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融合体,历史经典的丝绸产品是某个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所以掌握历史经典的丝绸产品的发展线索,是剖析丝绸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价值的基础,更是规划历史经典的丝绸产业当代发展方向的根本,在任何历史时期,追求产品附加值的最大化都是产业发展的动因。同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丝绸产品是商品,丝绸产品的创新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如何引导人们对丝绸产品的消费需求,才是追求产品高附加值,维持浙江丝绸产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根本,这正是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价值和创新发展空间。在消费全球化的今天,把握全球消费者对“丝绸产品”的潜在需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一有效方法,“需求起产业兴”的道理通俗又深刻。因此,准确理解丝绸产品的概念、丝绸产品的历史沿革、丝绸产品的美学特征对浙江丝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3.2.1  丝绸产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作为纺织品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丝绸产品,从狭义的角度定义是全蚕丝材料的纺织品,从广义的角度定义是以蚕丝材料为主的纺织品,不论是从狭义还是广义的角度,审视蚕丝加工到成品应用的整个过程,对丝绸产品的产品链进行分析,是把握丝绸产品潜在消费需求的必须。丝绸产品是蚕丝材料或以蚕丝为主的材料,经丝绸原料的线状加工、丝绸面料(织物)的片状加工和丝绸面料造型的体状加工方式制成的可作进一步加工的丝绸制品或可直接应用的丝绸成品,丝绸产品链的内涵与外延如图3所示。

丝绸原料制成品是蚕丝材料经过丝绸原料的线状加工方式制成的线状制品或成品,如以蚕丝材料为主的各种原料组合和线型;丝绸面料(织物)制成品是丝绸原料经片状加工方式制成的丝绸面料(织物)制品或成品,如机织面料、针织面料、编织面料和非织造面料等一次成型的丝绸面料(织物)制成品,以及印花、绣花、剪花、轧花、烂花、镂花等在一次成型的丝绸面料上进行的二次加工面料;丝绸面料造型制成品是丝绸原料和丝绸面料经体状加工方式制成的丝绸造型制品或成品,包括针对人类身体造型需要的服装服饰类丝绸造型制成品、针对室内外环境造型需要的家纺装饰类丝绸造型制成品和针对农业、工业、服务业领域各种新兴、文化、时尚等产业需要的丝绸造型制成品。

 6.png

图3  丝绸产品链的内涵与外延

3.2.2  浙江丝绸产品的品种沿革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是中国历代丝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导致丝绸产业重心的转移和融合,浙江丝绸产品的品种发展也快慢不一,但其沿革与中国丝绸产业的变迁保持高度一致,中国丝绸的产业史可以说就是一部经典丝绸产品依次被创造、被接受的历史。另外,各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要素对丝绸产业的影响都以丝绸艺术、丝绸技术、丝绸营商的形式,在丝绸产品的创新上得以体现,并通过丝绸产品这一载体来实现其价值,因此,研究中国特别是浙江丝绸产品的品种沿革是掌握浙江丝绸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本研究按社会生产力主体特征的不同,将丝绸产品分为农耕时代的古代丝绸品种,以及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的近现代丝绸品种,古代丝绸品种的设计遵循手工艺设计理论,而近现代丝绸品种的创新设计受现代设计理论指导。从夏禹时期的农耕文明开始,中国和浙江丝绸的产品创新就没有停止过,从全国范围看,夏代的玉帛、周代的织彩是古人对丝绸品种品质和色彩最早称谓;汉绮、蜀锦、蜀绣是汉代的经典丝绸品种;唐绫、粤绣是唐代的经典丝绸品种(表4);宋缎、宋锦、苏绣是宋代的经典丝绸品种;云锦是明代的经典丝绸品种;湘绣可追溯到汉代,是在清代才成名的经典丝绸刺绣品种。

与中国的经典丝绸品种同步发展,浙江也有诸多地方特色的经典丝绸品种,如越罗、双林绫绢、杭纺、瓯绣、湖绉等。近现代丝绸品种19世纪初进入工业化时代,手工作坊形式的丝绸生产逐步被半机械化和全机械化的方式替代,自20世纪中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机械化的丝绸生产方式被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所替代。1979年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遵照中纺部(79)号纺科字第20号文件规定,开始制定“丝织物分类、命名、编号”标准;1981年经纺织工业部审批发布,将源自古代的中国丝织物品分为十四大类,即绡、纺、绉、绸、缎、锦、绫、绢、纱、罗、葛、绨、绒、呢,以及21小类。21小类为双绉、顺纡、碧绉、乔其、塔夫、生、薄、花线、凹凸、透凉、条、格、纹、光、特染、毛圈、窗帘、绝缘、打字、桑紬、被面。十四大类一直沿用至今,而21小类随着品种扩展逐步增加到27小类、36小类等。

表4  中国和浙江丝绸产品品种沿革

7.png

3.2.3  浙江古代丝绸经典品种和特征

古代浙江地域的丝绸品种发展与产业盛衰同步,其品种特征是浙江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表5).浙江丝绸产业经历了夏禹时期的规模化、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偏安发展,直到两宋的南宋时期才初步奠定了“丝绸之府”的地位。浙江古代丝绸经典品种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夏禹时期的织贝、玉帛,是贝纹织花和轻薄丝绸产品的表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浙江前期分属越国、吴国,后期属于楚国,以“越”、“吴”称谓的帛、彩、纱、罗、縠、绢、绣屡见于各种文献;而据《嘉泰会稽志》记载“縠,首见于越国”,縠应该是绞纱类品种罗、纱的早期产品,随后发展而来的 “越罗”闻名全国。秦汉是中华民族的兴盛期,但浙江丝绸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文献记载较少,汉代经典的汉绮、素纱禅衣应该在江南也有生产;而到东汉三国时期,吴国的官营织造发展迅猛,吴兴郡、吴郡、会稽郡三吴地区多生产绮、绫、罗等品种,吴国使臣泛海贸易频繁,与川蜀也多有交流,汉代经典的蜀锦技术应该也传入吴国地区。两晋南北朝北方战乱多事,浙江地区丝绸产业偏安发展,普遍种植桑林,成为桑蚕生产的中心,丝织技术也随之提高;文献记载“越女能织镶金帛线的织金罗”,当时吴郡优良桑品种育成,在丝绸品种方面重点体现织纹多样,能织“天、人、鬼、神、龙、象”等图案。隋唐江南各州上贡丝绸,浙江地区的八个州名列其中,如杭州、湖州、睦州绫,越州缭绫、花纱、绢、绵,婺州、衢州、温州贡锦,处州贡丝、绫、绢、绵绸等,其中越州是南方丝绸生产的中心,品种以缭绫最为著名,著名诗人白居易专做《缭绫》形容“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可见其应当极其精美。晚唐五代十国北方连年战乱,吴越王钱镠占据浙江,吴越国是十国中最弱,偏安发展杭州城和丝绸业,丝绸品种多有发展,如越绫、吴绫、越绢、龙凤锦、彩缎等品种,多为上贡北方朝廷以求平安的丝绸品种,不失精美。两宋时期的南京,大批北方官宦和手工艺者南迁,官府织造、丝织坊、彩帛铺众多,丝绸品种中应用各种素、花、缬、织金技术的绫、罗、绸、缎、绢、锦、绒、缂丝绸品种一应俱全,宋缎、宋锦、缂丝最为经典。元代浙江丝绸产业遭受掠夺和破坏,但到中后期,随着蒙古贵族生活汉化,蒙古尚金习俗与浙江丝绸文化融合,形成经典的云锦品种,妆花织成、纳石失的织金锦、怯绵里的剪绒织物风格独特,而江浙地区为云锦生产的重心。随着明朝建立,浙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府”,明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浙江杭嘉湖丝绸业重心地区率先发展商品生产,也就是根据需求贸易来发展丝绸产品和生产,著名的“湖丝”因品质好而盛销全国各地,曾有“湖地易蚕、新丝妙天下”的美誉;明代花楼机的发展,使绫、罗、绸、缎、锦等传统丝绸产品在结构上更加复杂,双经多纬的重结构使织纹图案能够表达龙凤、牡丹等极其精美的吉祥图案;清前期是古代中国手工丝绸生产技术发展到极致的时期,浙江古代丝绸产品的十四大类,即绡、纺、绉、绸、缎、锦、绫、绢、纱、罗、葛、绨、绒、呢已经基本成型;随着绍兴地区丝绸产业的萎缩,浙江杭嘉湖地方成为全国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重心,杭嘉湖地方特色的杭纺、杭缎、杭绸、杭线绉、濮院绸、湖绉、丝绒、线春、官纱、瓯绸、薛机绸、土绵绸、榨酒绢、洋绸等丝绸品种受市场欢迎。

表5  浙江古代丝绸经典品种和特征

 8.png

3.3  浙江丝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路径

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需要构建一种可以容纳不断增加的丝绸文化的知识体系和产业创新机制。文化传承是历史传承的主要方式,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看,丝绸文化是在人们丝绸生活中凝结在丝绸物质产品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产品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意识形态,与丝绸生活的自然、人类、社会三个要素相对应,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部分。具体说,就是与丝绸生活相关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能够用于相互交流的对丝绸生活理性认知和感性经验的综合。因此,丝绸文化传承可以理解成是人们针对丝绸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传承,主要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丝绸产品,以及人们在设计、生产和消费丝绸产品过程中的行为本身和形成的意识形态。丝绸产业的创新发展是一种相对丝绸文化的、具有新颖性的创造性活动,基于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是丝绸历史经典产业获得高附加值的有效方式。因此,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必须立足浙江、放眼世界,通过丝绸产品的文化分析,来凝练各个历史时期,经典丝绸产品的“艺工商”要素,使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在文化传承中创新发展。以丝绸产品为核心、满足人们丝绸生活需求的丝绸文化传承与丝绸产业创新发展的相互关系如图4所示。

 9.png

图4  丝绸文化传承与丝绸产业创新发展的相互关系

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需要以丝绸产品的创新为核心。基于宏观设计学思想对丝绸产品设计的“艺工商”三要素的主体特征进行分析,重新审视当代丝绸产品的美学特征,建立“艺工商”三位一体的丝绸产品价值体系,以提高丝绸产品的附加值为目标,研究丝绸产品“艺工商”三要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基本思路是:根据当代的丝绸产品设计、生产与流通的基本特点,将丝绸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归纳为静态的美学特征和动态的美学特征,静态的美学特征(即丝绸产品的美学特征)由表面的艺术美特征。造型美、装饰美和色彩美,深层次的技术美特征:材质美和工艺美[31],以及流通环节的营商美组成。动态的美学特征(即丝绸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美学特征)由丝绸艺术设计、丝绸技术设计和丝绸营商设计共同完成,对应的是动态的艺术美、技术美和营商美特征,而丝绸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的“艺工商”结合是实现丝绸产品创新设计和提升丝绸产品价值的有效方法。丝绸产品的创新正是实现产业创新发展真正动力,以丝绸产品的艺术美、技术美和营商美特征为基础,将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分解为艺术、技术和营商三部分,将更容易把握丝绸产品创新的契机。

3.3.1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艺术传承和发展

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艺术传承和发展凝结在丝绸历史经典产品上的艺术美特征上。丝绸产品的艺术美特征包括造型美、纹饰美和色彩美三个层面,是丝绸产品美观性的决定因素,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

丝绸产品的造型美是表现丝绸产品表面艺术美特征的基础。丝绸产品是一件有着明确造型结构的蚕丝或蚕丝材料为主的制成品,丝绸产品的造型美体现在丝绸产品独特的造型结构设计特征上。根据不同的丝绸产品加工方式,丝绸产品具有线状、片状或体状的造型结构。丝绸产品的纤维制成品是直接利用蚕丝或蚕丝为主的纺织材料通过手工或机器的编、结、织等加工方式,以特定的线状结构设计来完成线状丝绸产品的制作;丝绸产品的面料制成品是综合利用丝绸材料的织、染、绣、编、印等加工方法,以手工或机器的生产加工完成的以片状造型结构为主体的丝绸产品;丝绸产品的造型制成品是丝绸原料和丝绸面料的体状造型综合设计,主要应用领域是服装服饰类和家纺装饰类丝绸造型产品,是一种以丝绸面料为主要材料,通过立体的造型设计、手工或机器的制作来完成的立体效果丝绸产品。虽然丝绸产品的造型结构不尽相同,但其表现出来的造型美特征是相同的,就是利用蚕丝或蚕丝为主的材料通过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法来完成丝绸产品的造型构思和制作成型,并利用丝绸产品造型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现丝绸产品特有的艺术意味,即设计师的设计情感。从丝绸产品的美学特征看,造型美是表现丝绸产品艺术美特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丝绸产品的纹饰美和色彩美特征只有依附在明确的丝绸造型产品的基础上才能得以进一步表现。从丝绸产品的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上看,丝绸产品的造型设计除了从文化艺术中汲取设计灵感外,其生产加工的工艺条件和产品的实用功能也直接影响了丝绸产品造型设计的构思,并体现在具体丝绸产品造型的美学特征中。因此随着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丝绸产品的造型美特征将从艺术与技术两个层面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造型美可以从丝绸经典品种的结构变迁中得以体现,夏商时期的织贝、玉帛应该是平纹结构为主的品种,在平纹结构上起斜纹花织成贝纹;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彩、绢应该是平纹织彩结构,越縠则是最早的绞纱结构的品种,直到纱、罗绞纱品种的成型,而最早的浙绣应该是一种自由绣;秦汉时期典型品种的汉绮应该是以斜纹结构为主的品种,蜀锦是具有三层彩经的经起花结构织锦,并加牵彩条经和特殊挂经;隋唐浙江著名的缭绫应该是以复杂斜纹结构为主的轻薄品种,到晚唐五代十国时期浙江的经典品种已经非常齐全,花、素越绢是以平纹结构为主品种,花、素越绫和吴绫是以斜纹结构为主品种,龙凤锦、彩缎是经锦结构融合纬花的早期织金、织彩品种;两宋时期的宋缎是纬起花结构,宋锦是纬起花结构为主的织锦,包括素、花、缬、织金结构等变化,缂丝是通经回纬结构的品种,绒是采用特殊绒结构的品种,应该已采用剪绒的工艺形成表面起绒毛的效果;到元代中后期怯绵里品种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剪绒品种,而著名的云锦采用通经通纬加回纬的织成结构,纳石失是锦中织金复杂结构的品种;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手工艺发展极致的时期,丝绸品种的平纹、斜纹、缎纹及其变化组织结构已经应用成熟,各种复杂重结构、双层结构、特殊绞纱结构和起绒结构也综合发展,造型美体现在各种复杂造型图案和定位图案的龙袍、凤袍等宫廷用锦上。进入工业化时代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丝绸产品的造型并没有太大的创新,直到进入信息化时代,1979年CAD系统的发明和1987年电子提花机的产业化应用,丝绸产品的结构设计开始进入数码化的阶段。到如今,丝绸产品的数码织、数码印、数码绣已经成为丝绸产品结构造型数码化创新的主要形式。

丝绸产品的纹饰美和色彩美是表现丝绸产品表面艺术美特征的另外两种形式。丝绸产品在明确的造型结构上可以表现不同的花纹图案,这种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花纹图案正是丝绸产品的纹饰美特征所在;而相同的丝绸产品造型结构和花纹图案又可以赋予不同的色彩效果,以满足和拓展不同的丝绸产品消费要求,这就是丝绸产品色彩美特征的表现形式。如果说丝绸产品的造型美特征受制于具体的生产工艺条件和产品的实用功能,那么丝绸产品的纹饰美和色彩美就是受制于丝绸产品造型结构的美学特征。在明确的造型结构中,丝绸产品的纹饰美和色彩美将在丝绸产品设计中尽情发挥,来表现以该造型结构为基础的丝绸产品艺术美特征,更多地来反映设计师的个人情趣,达到提升丝绸产品表面艺术美特征的目的。丝绸产品的纹饰美寓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浙江经典产品的装饰图案中,丝绸产品的色彩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水金火木土的五行相生、相克学说”相关,每个时代有各自的国家主色调,对同时期的丝绸产品特别是丝绸服饰色彩影响较大。古代浙江丝绸产业经典产品的品种造型、纹饰和色彩的艺术美特征如表6所示。

抛开复杂的审美主观因素,单从浙江历史经典的丝绸产品客体来看,丝绸产品的艺术美表达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外在的造型、纹饰和色彩效果,即蚕丝或以蚕丝为主的材料的自身材质的造型、纹饰和色彩装饰效果;其次是配套的造型、纹饰和色彩装饰效果,即是除自身外,将各种相似或相近的造型、纹饰和色彩装饰效果集中使用,形成一种统一和谐的装饰风格.这种装饰风格又称整体风格,如素绮、花绮,素绫、花绫,素缎、花缎,云锦中的库缎、库锦、妆花,都是丝绸产品配套。其三是提示或暗示的造型、纹饰和色彩装饰效果,即隐含在直接的审美感受下的间接的或启发性的审美感动。由于丝绸产品表面的造型、纹饰和色彩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这种暗示显然具有艺术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内容。就是由于这种暗示的审美感动的存在,才使丝绸产品在具有普通产品的审美感受的同时,还具备了特有的丝绸产品表面造型、纹饰和色彩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可以激发消费者美的联想,也可以产生美好的消费期待,正是这种联想和期待,推动丝绸产品造型、纹饰和色彩设计的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

表6  浙江丝绸产业经典产品的艺术美、技术美特征

10.png

3.3.2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技术传承和发展

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技术传承和发展是凝聚在丝绸历史经典品种上的技术美特征的传承和创新。丝绸产品的技术美特征包括材质美和工艺美二个层面,是丝绸产品实用性的决定因素。丝绸产品的材质美和工艺美是表现丝绸产品内在技术美特征的两种主要形式。丝绸产品是蚕丝或蚕丝为主材料的加工和美化,蚕丝材料是丝绸产品设计创新的物质基础,整个丝绸产品设计史就是一部蚕丝材料被发现、发明、创造利用的历史。与丝绸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一致,不同的蚕丝材料使用方法体现出丝绸产品不同的功能性和装饰性特点,丝绸产品的功能性建立在蚕丝材料科学进步的基础上,从纯天然的蚕丝材料到绢丝、紬丝的短纤维材料,从单一性能的蚕丝到多重性能以至于特殊性能的线型、如碧绉线、蚕丝氨纶包芯纱等,蚕丝材料的应用方法的变迁极大地影响了丝绸技术的创新和丝绸产品的实用功能,继而影响人们的丝绸生活方式,如双绉面料、砂洗面料、蚕丝被、莨绸服饰的开发不仅创新了丝绸技术与产品,更多的是改变了人们的丝绸生活方式和丝绸审美情趣,其实用性和美观性完美地统一在“以蚕丝材料应用为特征”的丝绸原料、丝绸面料与丝绸造型产品中,引领着丝绸产品的创新趋势。所以在丝绸产品材质美的背后有着深刻的蚕丝材料应用技术进步的痕迹。

丝绸产品的工艺美特征表现在丝绸产品加工和美化的工艺技术上,工艺技术是蚕丝材料的物化手段,也是创造丝绸产品物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技术方法。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丝绸产品只能通过手工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其工艺美特征突出表现在精致的手工制作技巧上;而随着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普及,丝绸产品的生产依托机械化的设备,其工艺美特征是通过产品的精致外表体现出来的机械化加工技术的进步。从原始腰机、斜织机、束综机到机械化和自动化织机,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丝绸产品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种技术进步隐含在各个时期的丝绸产品中,就是工艺美的体现。丝绸产品精致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绚丽的色彩都需要特定的生产工艺才能实现,经典丝绸产品背后表现出的工艺技术的精湛,产品表面艺术美特征中隐含着的纺织生产工艺的进步,这正是丝绸产品内在工艺美的显形特征所在。以浙江古代丝绸织花技术发展为例,原始腰机需要单人手脚腰并用进行纹杆挑花织造简单平纹结构的丝绸产品;到综蹑机时,在斜织机、立式织机、卧式织机发展多综多蹑织机,只是为了释放人的腰,提高单人操作的效率和通过综蹑组合可以制织复杂的花纹;束综织机的出现将提花和织绸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单人操作向双人操作发展,相互配合可以制织更复杂的花纹,增加绞综装置的花罗织机成为当时的创新技术;到唐代束综织机发展到小花楼织机,一种小型的提花装置,织绸、提花、压花机构一应俱全,促使经起花技术向纬起花技术发展,纬向织金、织彩更为自由;宋朝以后,小花楼织机向大型的提花装置大花楼织机发展,能够高效率制织大幅面大循环的织花丝绸品种;到元代妆花织成的云锦、剪绒织物的怯绵里促使大花楼织机进一步发展出大花楼妆花织机和绒织机。至此,中国古代手工艺技术时期的丝绸织花技术发展到巅峰,如表6所示。工业革命之后,丝绸缫丝、织染绣编印的手工艺技术逐步被机器化生产所替代,一直发展到如今的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制造。

综上,丝绸产品内在的材质美和工艺美特征没有外在的艺术美特征那么直接和显性,但在丝绸产品外在艺术美特征的感受下,可以激发出对丝绸产品材质和加工工艺的深层次思考,这种思考是从感受到感动的心理过程,更加深刻且持久。如今,创新蚕丝材料不断涌现,新的加工设备和工艺不断被发明,如何合理地从艺术和技术的角度来因材施艺、显瑜掩瑕,是当前丝绸产品创新设计的主要挑战之一。

3.3.3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营商传承和发展

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营商传承和发展是凝聚在丝绸历史经典品种上的营商美特征的传承和创新。丝绸产品的商品美特征包括需求美和价值美两个层面,是丝绸产品经济性的决定因素。丝绸产品的需求美和价值美是表现丝绸产品附加商品美特征的两种主要形式。丝绸产品的需求美特征是实施丝绸产品设计和生产行为的先决条件,而丝绸产品的价值美特征是评判丝绸产品创新设计行为成效的标准。两者相辅相成,使丝绸产品创新设计为人类的丝绸生活服务。

首先,丝绸产品是产品。产品的需求来源于消费者实际的丝绸生活需要,具有朴素的需求美特征,即丝绸产品设计应根据人们对丝绸生活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丝绸产品开发计划,做到针对性设计,并保持设计和生产的丝绸产品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人们对丝绸产品的消费需求客观存在,丝绸产品消费需求可分为基本物质需求和个性化精神需求两个层面。丝绸产品基本物质需求具有普遍性、趋同性,满足人们丝绸生活中最基本的以丝绸产品物质保障为主的消费要求;丝绸产品个性化精神需求具有特殊性、排他性,满足人们丝绸生活中个性化的以丝绸产品精神享受为主的消费需求。丝绸产品的需求美特征正是导致浙江丝绸产业先秦时期向中原转移,而后两晋、五代十国、南宋时期又快速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先秦的夏、商、周时期是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新兴奴隶主和贵族阶层是丝绸消费的重要人群,他们对丝绸的消费需求决定了中原地区丝绸产业的兴盛;两晋、五代十国、南宋时期浙江丝绸产业的恢复发展是由于北方战乱,南迁的贵族阶层对丝绸的消费需求促进浙江地区丝绸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确立,浙江作为全国丝绸产业中心的地位已经确立,虽然经历元代的摧残,但丝绸产业的基础还在,特别是丝绸生产的技工还在,消费需求还在,所以“丝绸之府”的产业地位又重新恢复,直到现今。

其次,丝绸产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又是商品。丝绸产品的价值需要通过商品交换的货币价格来体现,丝绸产品的货币价格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波动,这种波动体现在丝绸产品的附加值上。丝绸产品物质价值由“最基本的以丝绸生活物质保障为主”的基本需求来决定,其特征是需求稳定而价格波动小;丝绸产品的精神价值由“个性化的以丝绸生活精神享受为主”的特殊需求来决定,其特征是需求易变而价格波动大。因此,丝绸产品的价值美除了创造丝绸产品稳定的物质价值外,更体现在通过丝绸产品创新设计来提升丝绸产品的精神价值,即附加值,通过增加丝绸产品的附加值来提升丝绸产品的货币价格。例如资本主义萌芽的明代中叶,浙江涌现出来一批新兴的丝绸专业市镇:南浔、菱湖、双林、王店、石门、塘栖、濮院镇和王江泾等,其原因正是“湖丝遍天下”的结果。明代的丝绸业,全国发展极不平衡,国内许多地区或不生产蚕丝,或本地丝产量不高、质量不好,许多省市的丝织业,都靠浙江供应原料。湖丝质优的价值美得以体现,特别是湖丝中的极品“南浔近郊七里所产的辑里丝”不仅外销各国,也是广东粤纱和粤缎、潞州潞绸、福建纱绢和纱帛的首先原料,否则丝绸产品“黯然失光”,甚至苏州和松江,也有“江宁本不出丝,皆买丝于吴越”“苏州之丝织原料,皆购自湖州”“松江织造上贡吴绫等之原料,浙产为多”的记载。同样,随着湖州价值美的体现,浙江丝绸专业市镇中出产的双林纱帕和绫绢、王店画绢和诸绸、濮院紬绢、王江泾的吴绫也是“四方商贾都来收货,镇上做买卖的十分拥挤,热闹非凡”。浙江古代的这种丝绸“原料、差异化品种、市镇”一体化发展的营商模式给如今的特色小镇、产业集群建设留下很好的传承价值。

丝绸具有七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产业可考历史。把握丝绸产品中“艺工商”三要素的主体特征需要以人类文明史为线索,以手工业时代、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为时间节点,从当代追溯到古代,从经典丝绸产品的案例中去揭示丝绸艺术、丝绸技术、丝绸营商在丝绸产业创新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探究不同时代“艺工商”三要素相互作用的特征。农业化的手工业时代,丝绸产品的制作以手工完成,手艺成为实现丝绸产品价值的主导因素,技术为辅,营商慢慢发展起来;随着工业化时代来临,丝绸产品的制作可以部分用机械设备来替手工完成,丝绸产品创新中的技术成分逐步增加,与传统丝绸艺术一起创造产品附加值,丝绸产业随之快速发展;到信息化时代,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丝绸产品加工的主要手段,丝绸产品的“机器艺术”中技术与艺术对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作用各占一半,而此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丝绸产业中“商”的因素不断增加。丝绸艺术、丝绸技术、丝绸营商三要素在不同时代丝绸产品创新、丝绸产业发展中的主体特征如图5所示。因此,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以产品为核心,而丝绸产品的创新源于需求,价值成于市场。

 11.png

图5  丝绸艺术、技术、营商在不同时代丝绸产业发展中的特征

3.4  浙江丝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模式创新

丝绸产业可以历史传承、丝绸产品可以经典再现,而专业人才是决定因素。任何产业的发展研究离开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是空谈,因此浙江丝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将统筹研究丝绸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历史上,浙江丝绸工学院和苏州丝绸工学院是国内两所培养丝绸专门人才的最高学府,除此之外国内以“丝绸”“蚕桑”命名的学校、院系有数十家,到如今国内已没有培养丝绸专门人才的大专院校。浙江作为丝绸大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导引下,传承浙江丝绸教育历史文脉,研究丝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丝绸专业人才,是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产业要发展人才必须先行”。

3.4.1  浙江丝绸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丝绸教育起源于浙江,最早是1897年浙江省杭州知府林启基于通过兴办专门学校来拯救中国近代蚕丝业的衰落形势,在杭州西湖边创办了蚕学馆,至今已有122的历史,丝绸专业也是全国专业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在蚕学馆的推动下,至清代末期,全国七个省有十多所蚕校相继成立,呈现一派新气象。

民国成立后,丝绸教育方兴未艾。除设有养蚕、缫丝科外,增加了染织科的设置;学制除有三年制外,更有各种短期的训练班。为了培养高级专业人才,20世纪20年代在杭州、南京、广州、烟台的公私立大专学校中设有蚕桑系或丝绸专业,使中国丝绸教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毕业生在各个丝绸领域中推动了丝绸科技发展。

抗日战争开始,原在蚕区设立的丝绸教育机构,有的停办、有的内迁,与原在内地的几所蚕校一起继续招生,此外又在内地新设立四川大学蚕桑系、中央技专蚕丝科、云南大学蚕桑系等,毕业生就地就业,对开发内地蚕丝业有一份功绩。抗战胜利后,杭州蚕校、江苏女子蚕校、江苏蚕专、浙江工专、中山大学蚕桑系、浙江农业大学蚕桑系迁回原地,又在浙江吴兴兴办了湖州蚕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鉴于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的需要,大专和中技院校应运而生,且专业的分工更细,丝绸专业分化为独立的院校。据20世纪80年代初统计,全国丝绸大专院校11所,中技13所,分布在全国12个省区,桃李遍天下。如蚕学馆的缫丝专业发展为浙江丝绸工学院,蚕桑专业发展成为浙江绍兴地区农校;江苏女子蚕业学校缫丝专业发展为苏州丝绸工学院,蚕桑专业发展为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其他有南充蚕桑学校、浙江农业大学蚕桑系、中山大学的华南农学院蚕桑系等。

改革开放后,随着丝绸产业的调整,丝绸专业所属的纺织学科专业进行大类归并,浙江丝绸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再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于1997年并入苏州大学,成立材料工程学院,经过调整,现主体为纺织服装工程学院。此外,诸如江苏省丝绸学校、山东省丝绸工业学校、四川省丝绸工业学校、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广东丝绸职业学校、嘉兴丝绸工业学校、湖州丝绸工业学校等一批大中专、高职丝绸院校也相继被合并或更名,之后国内已没有培养丝绸人才的专门院校。2015年11月浙江省下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丝绸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5〕114号),明确提出“重点支持浙江理工大学恢复丝绸专业教育,建立丝绸学院或在相关学院设立丝绸技术与产品设计专业”。因此,浙江理工大学于2016年3月18日成立丝绸学院,2017年3月13日浙江理工大学获批丝绸设计与工程专业。

3.4.2  浙江丝绸人才培养模式变迁

蚕学馆建立初期,聘请国内外专家,公费培养有志于发展丝绸业的知识青年。学校实行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非但最早培养出丝绸专业人才,同时也最早地整理地方蚕品种和育成新蚕品种,推广科学养蚕。蚕学馆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毕业生分赴各地,促进蚕丝业和丝绸教育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代表的浙江丝绸教育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首先是以恢复丝绸教育为特色的谋班兴学阶段(1949—1958年);接着依次是以丝绸教育为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阶段(1959—1984年);以纺织为特色的扩大教育内容阶段(1985—1998年);以学科群为特色优化专业结构的办大学阶段(1999—2005年);以内涵建设为特色的提升核心竞争力阶段(2006—2016年);特色巩固与发展阶段(2017~至今);2017年3月3日,教育部批准浙江理工大学设立新专业:丝绸设计与工程专业(081605T),丝绸专业人才恢复培养。丝绸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基本模式为:满足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需要,结合浙江省重点发展文化、时尚产业的规划,使丝绸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现代丝绸产业链接轨,直接感受丝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脉搏,通过“丝绸艺术Arts、丝绸技术Technologies、丝绸营商Businesses”的ATB知识三融合,构建起工程教育与艺术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三结合的3C(Combination)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丝绸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既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领先的工程知识,又具有超前的艺术灵感和敏锐的时尚创新意识,能将艺术的形象思维和工科的逻辑思维有机结合,来满足当代丝绸产业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4  结  语

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研究,以“产品创新”为核心,通过历史学、社会学、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艺术学(设计学)和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学科交叉,提出了“满足需求的‘丝绸产品’创新才是丝绸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的学术观点,并构建起“一心两翼”的研究思路和ATB“艺工商融合”的方法论,即丝绸产业的“传承与发展”是核心部分,以满足需求的丝绸产品“艺工商融合”创新为目标,“产业历史梳理分析”和“产品经典梳理分析”为两翼支撑部分。

论文分四个部分对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对浙江丝绸产业的起源、古代、近代和现代浙江丝绸产业的发展特征进行梳理,对浙江丝绸产业在中国丝绸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历史地位以文献和史料进行肯定;其次,在中国丝绸的范畴下分析了浙江丝绸古代经典品种的沿革,梳理出浙江经典丝绸产品的品种体系,揭示了浙江丝绸产品品种特色,特别是对浙江丝绸产业发展的影响;接着,在浙江丝绸产业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典产品特征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凝练出了浙江丝绸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丝绸产品艺术传承、技术创新、营商拓展的基本理论和实施路径;最后,在分析了浙江丝绸教育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变迁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当代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浙江丝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论文对丝绸产品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明确了以“丝绸产品”创新为核心的丝绸文化传承与丝绸产业创新发展的相互关系,通过浙江丝绸产业经典产品的艺术美、技术美和营商美特征分析来为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艺术、技术、营商传承和当代发展提供依据。本研究成果将为中国这一文明古国的其他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朱新予. 浙江丝绸史[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1-3.

ZHU Xinyu. A History of Zhejiang Silk [M]. Hangzhou: Zhe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5: 1-3.

[2]朱新予. 中国丝绸史[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2: 1-7.

ZHU Xinyu. A History of Chinese Silk [M]. Beijing: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1992: 1-7.

[3]王庄穆. 民国丝绸史[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5: 1-5.

WANG Zhuangmu. A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ese Silk [M].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1995: 1-5.

[4]王庄穆. 新中国丝绸史记[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1-5.

WANG Zhuangmu. A History of New Chinese Silk[M]. Beijing: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2004: 1-5.

[5]吴淑生. 中国染织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1-3.

WU Shusheng. A History of Textile and Dyeing Technology in China [M]. 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6: 1-3.

[6]赵丰. 丝绸艺术史[M].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2: 1-3.

ZHAO Feng. A History of Silk Art [M]. Hangzhou:Press of Zheji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1992: 1-3.

[7]袁宣萍, 徐铮. 浙江丝绸文化史[M]. 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6: 1-14.

YUAN Xuanping, XU Zheng. A History of Silk Culture in Zhejiang of China [M]. Hangzhou:Hangzhou Press, 2006: 1-14.

[8]袁宣萍, 赵丰. 中国丝绸文化史[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9: 1-8.

YUAN Xuanping, ZHAO Fe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ilk Culture [M]. Ji’nan:Shandong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9: 1-8.

[9]徐新吾. 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1-19.

XU Xinwu. A Industrial History of Jiangnan Silk Weaving in Modern Time [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1: 1-19.

[10]蒋猷龙, 陈钟. 浙江省丝绸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 1999: 1-16.

JIANG Youlong, CHEN Zhong. Silk Records of Zhejiang Province [M]. Beijing: Local Records Publishing House, 1999: 1-16.

[11]蒋晓娜. 明清时期浙江丝绸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J]. 新闻传播, 2014(11): 131-132.

JIANG Xiaona. Study on the spreading path of Zhejiang silk cultur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2014(11) : 131-132.

[12]RAJATVATY Datta, MAHESH Nanavaty. Global Silk Industry: A Complete Source Book [M]. Beirut: Universal Publishers, 2005: vii-viii.

[13]SURHONE L M, TIMPLEDON M T, MARSEKEN S F. Silk Industry in China [M]. Beaubassin: Betascript Publishing, 2010: 7-10.

[14]周启澄. 中国束综提花织机的历史和现状[J]. 丝绸史研究, 1990(1): 7-9.

ZHOU Qicheng. 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Chinese draw loom [J]. Silk History Research, 1990(1): 7-9.

[15]徐国华. 从织机原理探讨我国古代织花技术的发展[J]. 丝绸史研究, 1995(4):1-4, 1996(1):2.

XU Guohua. Discussing jacquar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ancient China from loom principle [J]. Silk History Research, 1995(4): 1-4, 1996(1): 2.

[16]郭永禄. 对丝织提花技术发展的探讨[J]. 丝绸史研究, 1990(1): 11-13.

GUO Yonglu. Discu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lk jacquard technology [J]. Silk History Research, 1990(1): 11-13.

22(6): 510-513.

[17]城一夫. 东西方纹样比较[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1-5.

CHENG Yifu. Comparis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Patterns [M]. Beijing: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2002: 1-5.

[18]沈干. 丝绸产品设计[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 184-189.

SHEN Gan. Silk Products Design [M]. Beijing: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2010: 184-189.

[19]钱小萍. 中国织锦大全[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4: 6-7.

QIAN Xiaoping.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Chinese Silk [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2014: 6-7.

[20]戴亮. 中国近代丝绸品种史[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1993,10(3): 125-128.

DAI Liang.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silk variety [J]. 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1993,10(3): 125-128.

[21]李加林, 陶永政. 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及其应用[J]. 纺织学报, 2004, 25 (1) : 123-125.

LI Jialin, TAO Yongzheng. Digital emulativecolor silk weaving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04, 25(1): 123-125.

[22]周赳. 数码纺织技术与产品开发[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 6-18.

ZHOU Jiu. Digital Textile Technology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2010: 6-18.

[23]顾国达, 楼程富, 郭蕴华. 世界蚕丝生产和贸易的现状及趋势[J]. 蚕业科学, 1996,22(2): 99-103.

GU Guoda, LOU Chengfu, GUO Yunhua. The current state and trend of silk production and trade in the world [J]. Science of Sericulture, 1996,22(2): 99-103.

[24]蓝广芊, 吴大洋. 中国丝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6): 510-513.

LAN Guangqian, WU Dayang. The study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capability of Chinese silk industry [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6, 22(6): 510-513.

[25]赵力宾. 论丝绸产业的垄断战略[J]. 经济体制改革, 1997(3): 119-121.

ZHAO Libin. On monopoly strategy of silk industry [J].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1997(3): 119-121.

[26]邬关荣, 冯金凤. 保护和开发茧丝绸文化遗产的思考:以浙江省淳安县茧丝绸产业为例[J]. 中国蚕业, 2016, 37(2): 79-83.

WU Guanrong, FENG Jinfeng. Thoughts on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cocoon and silk cultural heritage: A case study of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in Chun'a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J]. China Sericulture, 2016, 37(2): 79-83.

[27]李瑞, 崔世明, 姜德义, 等. 我国县域茧丝绸产业发展模式的调查与研究:海安模式[J]. 丝绸, 2007(2): 1-5.

LI Rui, CUI Shiming, JIANG Deyi,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in county areas of China: Haian mode [J]. Journal of Silk, 2007(2): 1-5.

[28]胡丹婷. 我国茧丝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丝绸, 2000(12): 1-5.

HU Dan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in China [J]. Journal of Silk, 2000(12): 1-5.

[29]胡丹婷. 茧丝绸产业特点与贸工农一体化[J]. 中国蚕业, 2007, 28(1): 13-16.

HU Dan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and integration of trade-industry-agriculture [J]. China Sericulture, 2007, 28(1): 13-16.

[30]李琴生. 新中国浙江丝绸业回眸[J]. 丝绸技术, 1998, 6(4): 32-37.

LI Qinsheng. Review of Zhejiang silk industry in new China [J]. Silk Technology, 1998, 6(4): 32-37.

[31]周赳, 吴文正. 纺织品创新设计中科学与艺术关系的研究[J]. 丝绸, 2008(1): 10-15.

ZHOU Jiu, WU Wenzheng.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art in textile innovative design [J]. Journal of Silk, 2008(1): 10-15.


来源:周赳,金诗怡,肖元元.浙江丝绸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J].丝绸,2019,56(10):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