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丝绸百科

针线盒:两千年前的河西女红

时间:2015-10-12 来源: 中国丝绸博物馆

锦缘绢绣草编盒 武威磨咀子22号夫妇合葬墓出土

“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展览,渐渐走入中后期,不知您对哪一期印象最深?是丝路骆驼俑还是大唐女俑,还是蚕种西传的秘密?随着线上展品赏析和故事的展开,也欢迎大家到实地赏鉴我们老祖宗的物件。本期通过一只锦缘绢绣草编盒,我们去探寻一个两千年前的河西女红故事。

 

 

本期主持 陆斯超

赏客 周暘

 

西汉时期,汉武帝征服匈奴、收复河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列四郡,据两关”,四郡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两关就是阳关、玉门关,从此,丝绸之路正式畅通。

 

两千年前的交流和经营,经历游牧农耕戍边屯田,地处丝路中西交通孔道的武威遂成河西重镇,全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即出土于此。

 

今天我们通过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的锦缘绢绣草编盒,讲述一个两千年前的河西女红故事。

磨咀子位于武威县南祁连山下的杂木河西岸,从1957年开始,曾进行过几次发掘,锦缘绢绣草编盒出自其中的22号夫妇合葬墓,出土时位于棺盖之上。此类草编盒出土甚多,古代用于盛装缝纫类工具及一些缝线、绣线等材料,常称之为针黹(音zhǐ)盒。

 

“针黹”即指缝纫、刺绣等针线工。又因其骨架为苇编而成,故又被称为“苇箧(音qiè)”。“箧”指小箱子,藏物之具,即针线盒。

 

这个两千年前的针线盒以苇编作胎,外饰锦绣,华丽丽地出现在今人面前。

 

最令人称奇的是,针线盒内盛木锭、绕板、铜针筒、针、玉饰、刺绣品等十件物件,真实再现了两千年前河西富庶人家的精致女性生活。

织锦纹样复原图

制作精良,配色雅致,图案细腻的两件绦带,被密密缠绕在细致打磨的木板上,一定是女性墓主生前心爱之物,亦或为其生前亲手编成。

 

这种绦带需要高超的双层斜编技艺,最初流行于战国时期的楚地,到了汉晋,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和新疆尼雅1号墓地3号墓都出现了这种技法的织物。

 

可以想象,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发源于内地的双层斜编技法及织物随之传至丝路沿途地区,也深得武威民众的喜爱。

绦带2图案

还有一个木线轴,上有5个绕线槽,最下方的一个槽中残有深褐色缠线,已经非常糟朽。与同时出土的编织绦带结合起来看,应是编织时缠绕不同颜色丝线的工具。

 

这种木线轴在西北地区有较长时期的使用,例如尼雅遗址出土的木线轴大多缠绕不同颜色的毛线,有时会插有铁针,在黑水城遗址中发现的木线轴有7个线槽,显得精巧。

 

盒内同时出土的绕线板也应具有类似功能,其上缠绕的红色丝线,色彩和光泽保存相对完好,呈弱捻,充分体现长丝纤维的蓬松质感。

绕线板

有一块小小的印金罗,用途不明。印金工艺主要有泥金、洒金、贴金等方法,此次发现的印金罗采用的是贴金,即将黄金捶打成极薄的箔片,剪成长条形、菱形,然后用胶粘剂粘合到菱纹罗表面,形成简单的几何花纹。

 

由于贴金本身不耐摩擦,加之胶粘剂的失效,金箔多有脱落,但是衬以深色的轻薄罗地,花纹显得光耀夺目,不失华美。

印金罗

印金是中国传统工艺,是黄金精细工艺技术发展的产物。从东汉开始到魏晋,考古发现的印金纺织品主要来自于西北地区,这也许是因为在服饰上贴金并不符合中原地区的审美习俗,《三国志•魏书》中有“金薄蜀薄不佳”的记述。

 

上世纪初,贝格曼曾在小河6号墓地发掘到3件东汉时期的贴金纺织品,后来瑞典人西尔凡推断“将锤揲的金箔粘贴在软质材料上面的技术可能起源于中国”。最重要的发现是1995年新疆营盘汉晋墓地15号墓出土的贴金衣襟、绢面贴金毡靴。

 

这个精美的锦绣针线盒,不仅真实反映其功能和使用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列四郡据两关”以来,河西重镇武威处于丝绸之路中西交通孔道,其纺织技术和纺织文化体现出多样性,具有典型中原技术特点的绦带与符合河西民众审美取向的印金罗同时出现即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