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专访

当前位置: 首页>企业家专访

锦绣依然——拜访苏绣大师顾文霞记

时间:2015-08-24 来源: 都市丝绸·苏州通讯

    一

    在没有了解过顾文霞老师史诗般的人生之前,我从未意识到我有如此福分能与大师为邻。

    童年时期,我就住在顾老师家对面。由于我和顾老师孙女年龄相仿,常常玩在一起的缘故,两家人的邻里情近如亲情:我记得一家人包了馄饨总是要分给对方一些的。那时,顾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阿婆,同所有的老人一样宽容而慈祥,平静而寡言。对于她在苏绣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曾一无所知。

    搬离那个家之后,我才渐渐了解到了顾老师的与众不同。在报纸上读到关于顾老师的文章,电视上看到顾老师的采访,我常有一种莫名的“不真实感”:这是我记忆中的那个阿婆吗?这是那个曾与我对门为邻,亲切、安详的,大人们口中的“顾老师”吗?

    单凭想象和杜撰,我将辜负了与大师的相识之缘。单凭朦胧的道听途说,我亦无法看见一个真正的顾老师。于是,我下决心,再一次,认认真真地认识顾文霞。

    在拜访顾老师之前,我收集、研读了一些评价她的文章资料,其中顾文霞的回忆录《诗情画意锦绣人生》是我最重要的参考。

    二

    顾老师退休后,以既有的资历和条件,本可以功成身退,尽享惬意无忧的生活,而她却没有放下手中的事业,选择了继续发挥余热。这一点给我很大触动。她一手筹建的苏绣艺术博物馆给了刺绣这门源于民间的手艺一个理想的家园。馆说不上宏伟,却足以留住一份艺术的火种。

    她遴选接班人可谓挑剔无比,其要求之苛刻让我印象颇深。接收的弟子本也不多,而弟子中要成为“顾文霞苏绣猫的传承人”的更是要通过重重考核,经过试绣阶段,留种阶段后才能正式晋级。选人在于精,这是苏绣大师对于未来的负责。

    “我致力于此一辈子,穷一生之力,才取得了些微成绩,我殷切期望接力棒传下去,使艺术血脉长远流传。”顾文霞说。

    从最初的维持衣饭之需,到后来的为国贡献,到最后承担起的时代使命,苏绣就这样紧密地和顾文霞联系在一起。

    前不久,我登门拜访了顾老师。她气色显得很健康,和我记忆中的样子着实没有什么差别,近十年不见的隔阂似乎瞬时消除了。上午阳光很好,而微醺的阳光更容易使人回忆起往事。顾老师凝眸远视着窗外,似乎已走入一幕幕回忆中,我便静静在一旁听她娓娓道来。

    三

    顾老师从她年轻时学艺的经历讲起。其实,起初顾文霞的理想并不是刺绣,那只是一门迫于生计的活计,她真正渴望的是上学。她至今也认为,年少时读过几年书,掌握一些文化知识,得以“脱盲”,对她有着莫大的帮助和启迪。“我就是喜欢读书。”她不止一次提到。

    顾老师天赋异禀而吃苦耐劳,这就注定了她在学校里、在工作岗位上都是佼佼者。在文联刺绣小组工作不久,领导们都放心地认为,她已经有代表苏绣工作者走出苏州的能力。她给我细细讲述了第一次出国,赴伦敦表演刺绣的经历:“他们叫我去北京轻工业部报到。我第一次要出苏州,什么都不知道,怕得很,和他们说我还是不要去了。他们说:你要去的。那么我就去了。一个人出了火车站,要坐三轮车去轻工业部。我带的钱不够,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打听知道,要先坐车去,然后再和车夫谈价钱。后来他们说让我去伦敦。我真的是怕得很,因为从来没有出过国门,又打了退堂鼓。在他们的要求下,我才终于答应。”

    就是这样,年青的顾老师在好奇、兴奋与紧张夹杂的心情中,踏上了她将苏绣带向国际的第一程。

    听她的叙说,我并没有感到半点炫耀功勋的意味;相反的,我见到了她无时无刻不恪守的谦卑与敬业,以及对于为国争光的真挚热情。

    感恩。

    这是顾老师无数次提到的。

    我曾难以领会这种复杂而又朴实、深沉而又热烈的情感。而顾老师对我的讲述使我开始明白,一颗感恩的心可以让奉献成为快乐。

    顾老师这一代人见证了旧社会到新中国的变革,也见证了刺绣手工业者“一样的活计,不一样的身份”的转变。“以前做得再好,也会被资本家、绣庄老板敲诈;现在做得多,做得好,都是替国家做,我们每个人,又都是国家主人。”她这么说。

    于是在文联刺绣小组中,包括顾老师在内的每一位工作者都以十二分的热忱投入于工作,“尽管工资不高,却自愿加班加点”,形成了让当今人们无法想象的“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感恩国家,可以说是他们价值观和人生观难以割舍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工作动力的不竭源泉。

    文革期间,周总理安排顾老师等手工业者出国传艺,借此保护了国内一大批杰出的文化遗产代表人物。对于周总理的关怀,顾老师将感恩之情深含心中,付诸行动。她和我讲了她在阿尔巴尼亚传艺期间的一件事:当时被派去的人都有一定的生活补贴,可以自己用,也可以寄回家里。顾老师把钱一个月一个月攒下来,到了传艺结束时已攒下了可观的一笔钱。临走,她将这笔钱分毫不差地上交给了大使馆,态度十分坚决,让参赞吃惊之余更多的是敬佩。“我要好好干,要对得起总理的保护。”她说。

    我想,毫不夸饰做作的感恩意识与真诚态度,正是推动顾老师以及这一辈人努力奋斗的良性驱动力。

    四

    一个人,映出一个时代。

    今天的时代缺了什么?

    好像什么都不缺。

    我们有新的技术,有操作简便的高新医疗设备来代替深奥难懂的中医草药,有精密的数控机床和大生产线来代替工匠的巧手。我们有新的商业,任何事物都能被标上一个叫做价格的符号,被带入一个叫做市场的平台供人交易。我们有新的节奏,互联网使我们能在分秒间掌握一切

    信息,人的视角无限倍地扩大着。

    那么为什么,一贯被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正在一点点地,无奈地离我们远去?

    文化需要熏陶,需要积淀,也需要时间。文化需要潜心,需要专心,也需要耐心。文化最怕的是急,而今天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急。

    用于刺绣的丝线需要由发丝般的细线劈成十六根丝才符合要求。倘若绣娘不能沉下心来做这一点,那么之后绣品图案的呼之欲出就毫无实现的可能。文化也是如此。文化的高深,文化的大美,仅会被那些能够踏实钻研的人所欣赏到。讽刺的是,越伟大的文化往往越难以入门,也越容易让人在望洋兴叹之后知难而退。因为我们的文化有着难以想象的广度和深度,所以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自己的文化留在身后,转而走向更加容易理解、“平易近人”的网络文化。

    这称不上危险,但远远甚于可惜。我们是将在二三十年后决定世界命运的一代,我们的精神将会是中国未来的精神,我们的文化将是中国未来的文化,我们注定将重新定义中国,从而重新影响世界。这个时候,要是我们丢了先辈们用血汗铸就的文化和精神,空留一副历史的躯壳,那么未来无疑是黯淡无光的。

    但别忘了,我们是幸运的。

    这是一个难得的时代。物质水平的发展,思想束缚的解锁,使我们伤痕累累的精神文化有了一个极好的环境来修复。

    不缺文化,不缺物质,我们需要的,是一点点指引和启发。在这次求访顾文霞老师的过程中,我见识到了顾老师的伟大而淡泊;但更让我惊喜的是,我看到了那个时代里,那个不乏艰苦的时代里,人们拥有的共同思想品质:待人处事的朴实真诚;对于事业的忠实不渝;对于新生活的感恩珍惜;以及最根本的,对祖国的毫无杂质的热爱。

    希望这种精神能同苏绣在顾老师手中一样,在这个时代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千丝万缕,永不消散。

    一个时代,启发一代人。【来源:城市商报 作者:肖福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