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专访

当前位置: 首页>企业家专访

“催青楼”里的蚕丝人生——蚕丝教育家、改革家、当代黄道婆费达生

时间:2015-08-06 来源: 都市丝绸·苏州通讯

   费达生,1903年10月1日生于吴江同里,2005年去世,我国著名蚕桑教育家、改革家,被称为“当代黄道婆”,曾任苏州市政协副主席。

 

 

    20世纪20年代初从日本留学归国起,费达生先后在江苏、四川等地从事蚕丝教育和科技推广。她创办的吴江县开弦弓村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是我国农民最早经营的制丝工业企业。建国初期,她以蚕校实验丝厂为基地,向全国推广制丝新技术。1956年,她主持制定了“立缫工作法”。1958年和1961年,她先后担任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副校长、苏州丝绸工学院副院长,领导研制成功了我国第1台自行设计的自动缫丝机。 20世纪80年代,她将多年从事桑蚕丝绸教学科研实践的经验,概括为“产、学、研三结合,桑蚕丝绸‘产业链’协调发展”,写成《桑蚕丝绸的系统观点》,对蚕丝业改革和协调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4年,她成为第1个受到中国农学会表彰的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作出杰出贡献的女专家。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记者在费达生的养女张凤珍及其子黄征宇的陪同下,来到了蚕桑专科学校旧址。

    1995年并入苏大的老蚕校已破败不堪。在1条新沥青路上下车后,学校那幢青砖灰瓦的2层楼近在咫尺,可要在比人高的荒草丛中找到路和门却颇费周折。“没拆的这幢叫‘催青楼’,是孵蚕宝宝的地方。 ”在蚕桑学校养蚕试验科工作过的张凤珍如数家珍,孵蚕宝宝得提高温度,蚕农叫作“催青”,土办法是把蚕种放在被窝里,或者用衣带缠在腰里焐,出蚕率很低。后来,费老让共育组改用火炉加温集中孵化,蚁蚕出得既快又整齐。

    九十高龄的费达生回到浒墅关后,住在水车浜68号1幢简朴的2层小楼里,直到2005年去世。黄征宇告诉记者,“那几年,老人常让家人推着轮椅去老蚕校,每次在催青楼总要呆上好一会,看看校园里成片的桑树林,坐在轮椅上默默地剥剥茧、捻捻丝,这样的动作仿佛是她生活的全部,这幢楼是她一生的寄托……”

    村里来了“穿裙子的蚕花娘娘”

    从江苏女子蚕校毕业后,费达生赴日本东京高等蚕丝学校留学,1923夏回到母校。当时校长郑辟疆想把培育的改良蚕种及科学养蚕技术向农村推广,女蚕校成立了蚕业推广部,让费达生到推广部工作。

    一场春雨过后,田野里生机盎然,一片片桑树吐出茂密的嫩芽。经过几个月筹备,校长和费达生等4个姑娘携桑苗、蚕种、蚕具、蚕茧、丝车等实物、模型、图表,一起到开弦弓村指导农民养蚕。一条小船向湖里划去,船刚摇进村,岸上就有人喊“穿裙子的城里小姐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少挤到岸边,看她们穿的白衣黑裙,还有随身带的花洋伞、小皮箱等。

    次年春,费达生她们在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建立了第1个蚕业指导所,进行蚕种改良试验。当地农民生活贫困,养蚕使用土种、土办法,蚕病不断发生,有的农户因蚕茧歉收家破人亡。由于农民受数百年封建思想束缚,推广科学技术遇到种种阻力。费达生她们把蚕农召集到当地小学校开会,当众宣布,凡参加蚕业改进社的,提供改良蚕种,一律不养土种蚕,以免蚕病传染;接受养蚕指导,实行稚蚕共育,每户来一姑娘,每天送一次桑叶;“三龄”(蚕蜕2次皮)后再带回去饲养。费达生她们克服种种困难,组织起21户人家参加的蚕业合作社,使用女蚕校培育的改良蚕种,用科学方法饲养。

    孵出来的蚕宝宝特别娇嫩,冻不得、热不得,要把新鲜的桑叶切碎,隔2小时喂1次。费达生她们每人带一两个农村姑娘轮流值班,一个晚上要起来好几次,给火炉添煤,小心翼翼地检查温度、湿度……“三龄”后蚕壮实了,再一匾匾端回去分户饲养。这一年,共育组家家试养的改良种蚕获得了丰收,蚕农收入成倍增加,他们开心地说,“真是蚕花十二分。”大伙摇着船把费达生她们送回浒墅关,还给学校送了面锦旗,上有“富国利民”四个字。

    女蚕校推广部从开弦弓开始,逐步扩大范围,设立养蚕指导所,组织蚕农建养蚕改进社、合作社。每年一到养蚕季节,女蚕校就停课,组织学生带上行李去农村指导养蚕。很快,新蚕种从苏南传播到浙东、皖南等地,每年春天,远近不少蚕农到浒墅关来求购新蚕种。

    1925年夏初,女蚕校聘日本专家讲授蚕种学,并帮助建冷库,试制秋蚕种。次年推广部就到无锡、武进等地农村推广饲养秋蚕,变每年只养一季春蚕为养两季蚕,夏秋桑叶得到充分利用,蚕农收入大为增加。

    首个农民自办的丝厂拉响汽笛

    吴江震泽一带有缫土丝的习俗,蚕农把收藏的鲜茧煮好,缫成土丝卖给洋行,丝行再翻成干丝行销国外。辑里地区水质好,缫出的丝颜色白、光泽亮、质地韧,但这种土丝几根合一股不定,断头不接,造成粗细不均,机械制丝兴起后,“辑里丝”外销日益减少。1925年春天,费达生去开弦弓村时带去了一部木制脚踏缫丝车,在几个蚕娘面前作了一次缫丝表演,只见她脚踩踏板,手捻丝缕,动作灵巧、娴熟,随着机声,一缕缕又细又白的丝上了框架……

    改良丝车受到蚕农的欢迎,很快发展到90多部。震泽街上有个“蚕皇殿”,原是蚕农春天烧香许愿的地方,费达生在那里办了个“土丝改良传习所”,向蚕农传授缫丝技术。然而,改良丝虽优于土丝,却无法与机械丝匹敌,销售时遇到了困难。费达生意识到,改良要彻底,必须引进新的机械,开办丝厂。

    几经周折,银行贷款批下来了。蚕农们利用冬季农闲盖厂房、搬机器。厂房设计是费达生一手完成的,剥茧、煮茧、缫丝、复摇各道工序均指导蚕农操作。生丝机制合作社共429名成员,基本包括本村所有住户和邻村50余户,第1年社员共入股700余股。丝厂收购的茧子先评等级,付七成现款,等加工后生丝出售了,再按售价高低和股份分红,激发了农民的养蚕热情。 1929年8月,开弦弓丝厂——中国第1个农民自办的合作丝厂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长鸣……

    生丝机制合作社以蚕业合作社为后盾,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又得到女蚕校的技术指导和社会的支持。 1930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丝价暴跌,国内不少丝厂纷纷停工或倒闭。该合作社却因成本低、质量好,生产蒸蒸日上,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1930年,女蚕校增设制丝科和制丝实习工厂,费达生任科主任和厂长。当时日本已对制丝技术作重大改进,其使用的立缫车禁止出口。费达生同制丝教师一起,研制成功了“女蚕式立缫车”,属国内首创,由无锡铁工厂制造了32部,为实习丝厂建了一座立缫车间。

    当时,女蚕校在丝业改革中的作用,引起了一些开明丝厂的关注。无锡瑞纶丝厂将设在玉祁镇的丝厂租给女蚕校管理并进行技术改造。蚕校将其更名为玉祁制丝所,由费达生任经理,带领一批技术骨干,引进了日本丰田式立缫车,后由国内机械业制造,全部改为立缫车,并对煮茧机、剥茧机、复摇车等各道工序的机械和工艺进行了改革。同时,制丝所组织培训工人,改善职工福利,生产持续上升。

    玉祁制丝所改革的成功,在江浙一带制丝业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推动了制丝技术的改进。此后,女蚕校在吴江创办平望制丝所,又租借吴江震丰丝厂改为震泽制丝所,费达生兼任3厂经理。这3个制丝所与周围蚕业合作社建立代烘、代缫业务联系,丝厂有了优质原料,蚕农收入也增加了。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为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所吸引,接受姐姐费达生的建议,于1936年到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调查,并写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这部作品被称作“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抗战后赴川创建蚕丝实验区

    抗战爆发后,费达生于1938年辗转来到重庆,经人举荐,被四川丝业公司聘为制丝总技师。丝业公司下属10个丝厂中,有6个设备比较落后,不少工厂使用的原料还是土茧。费达生指导工人将磁器口一丝厂购置的几十部“女蚕式立缫车”进行安装,并试车投产。她还参与了阆中丝厂的勘察设计工作。次年,郑辟疆率逗留在江苏、上海等地的师生来到四川,江苏女蚕校和蚕丝专科学校在乐山复课。

    1938年,“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下设的生产事业组,由女教育家俞庆棠担任组长。她计划在四川展开蚕丝技术改造,并聘请费达生主持工作。受聘后,费达生即去川南乐山一带调查,发现川南自然条件很好,开发蚕桑潜力很大,那里的桑叶比苏南湖桑叶大,且气候宜人,她认为只要有好蚕种和技术指导,蚕丝业一定可以发展。妇女指导委员会和四川省政府后决定,以乐山、青神、眉山、峨嵋、井研、犍为、夹江等7县为川南蚕丝实验区,并任命费达生为实验区主任。

    蚕丝实验区与蚕校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学校为实验区的培训机关,实验区则是学校的实验推广区。1939年秋,蚕校招收了蚕科一个班,后又开设了一个制丝班。师生们在当地试养江南蚕种,培育适合川南地区的新蚕种;制丝方面则就地取材,设计了七七式木制立缫车,并进行示范推广,还编辑出版了大后方唯一的蚕丝学术刊物《蚕丝月报》。

    抗战胜利后,费达生于1946年初回到了苏州,见到了阔别8年的亲人。这时,受中国蚕丝公司委托,协助接收日商苏州瑞纶丝厂。当时工厂已停工好几个月,担任厂长的费达生和大家一起四处召集工人、修理机器,3个月后丝车终于转了起来。

    七旬老太组团下乡调研蚕桑业

    1978年,75岁的费达生被任命为苏州丝绸工学院顾问。虽然视力与听力已衰退,但她仍坚持下乡下厂,深入调查研究。

    1979年春天,她联络几位退休的专业人员,有老同学、有学生,一起到吴江调查蚕丝生产。 "调查团"成员平均年龄71岁,她们把震泽街上养蚕的催青室打扫干净,支起几张床,从旅馆租来被子,安顿好住处,每天乘船到四乡实地调查。经过对11个公社、17个大队的调查,她们写成了《吴江蚕桑生产潜力很大》一文,并在《蚕业科技》上刊出。领导和同事们劝费达生少出去走动,费达生总说,“生死是自然规律,我不能只顾身体不做事啊。再说看见桑树茂盛,蚕长得好,我精神愉快,毛病自然就少了!”

    费达生历来重视科研,重视技术设备的更新。当时,由国外进口两组定粒式自动缫丝机在学校实习工厂安装投产后,产量、质量仍不能达到要求。学校与有关方面抽调青年科技人员,组成定纤式自动缫丝机研究小组。从改良丝车、坐缫车、立缫车到自动缫丝机,这是缫丝机的第4次革新。制造定纤装置需要两个瓷片,费达生就自己坐三轮车到电瓷厂去联系生产。经反复研究,终于制成了定纤装置,32绪自动缫丝机样机于1959年制成。在此基础上,1962年又成功研制了D101型定纤自动缫丝机,经纺织工业部鉴定,在全国推广。

    1981年,省科委在吴江庙港乡进行提高蚕茧出丝率的课题研究,聘费达生为顾问。费达生频繁往返于庙港乡和丝绸工学院,组织科研教学人员,从养蚕、烘蚕、缫丝等环节做了一系列调研,创下了全国较大面积蚕茧出丝率的先进水平。此外,她还协助庙港乡缫丝厂(前身即开弦弓村生丝精制合作社)改造和更新设备,改进制丝工艺,提高生丝品质。该厂生丝连续数年评为省优,在乡镇企业发展大潮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1982年费达生在丝厂指导

    费达生积数十年之丰富经验,由其弟费孝通整理,于1985年3月9日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建立桑蚕丝绸的系统观点》的长篇论文。文章从植桑、育蚕、缫丝、织绸生产过程上系统性的特点谈起,说到计划经济时期农工体制分开、分工专业化对蚕丝生产发展的利弊,当前蚕丝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我国的生丝向来以出口为主,国家采取补贴政策的利弊,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论文发表后,《新华文摘》和许多蚕丝刊物均予以转载,在蚕丝界引起极大反响,对我国蚕丝业的改革和协调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来源: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