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丝绸百科

苏绣与民俗

时间:2016-05-26 来源: 中国手工刺绣网

苏绣中的民间绣,其形式和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它与人们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嫁寿宴、丰L乐仪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苏州刺绣研究所收藏的1000多件民间绣品,不仅表现了似江南山山水水一样明净透澈的风格,还与吴地民俗结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素质与心理结构。就从人生的序幕婴儿满月谈起吧。苏州人把婴儿满月看作初生儿的第一件喜事,有为孩子剃胎发、戴满月帽、请吃满月酒剃头面的习俗。年轻的妈妈们当胎儿在腹中躁动的时候,就开始飞针引线,绣上几顶虎头帽、兔子帽、猪娃帽。外婆和姑姨们也要在孩子满月这一天送上各种花式的绣花帽。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现在街上还可以看到花色品种繁多的绣花满月帽。孩子一周岁生日时,为祝贺孩子长命百岁,要穿上一件向100户人家募化的丝绸、布帛缝制而成的百家衣,上面绣有季季兰芳菊桂腾香梅雀争春绿竹红梅等瑞花祥草;还要穿一双象征聪明伶俐的绣花鞋。小孩上学时,则要绣上一只藏书袋。婚丧嫁娶,更有不同形式与凤呈祥的绣花轿帘,春草图案的双面绣蒙头巾,堂上挂的刺绣和合喜嶂,刺绣桌围椅披,白头翁亭立枝头的绣画,以及床上挂的双鱼形、石榴、万年青图案的发禄袋,无不与旧式婚礼习俗有关。丧葬礼仪中用的刺绣品,有寿鞋、寿衣、被袅、棺材罩等。表现时令节日的民间绣,有端午节绣香包、虎头鞋等。据《清嘉录》载,在苏杭一带,妇女制香囊绝小,内装雄黄,称雄黄包,系襟带之间以辟邪。还有一首诗云:“石榴花底绣工忙,夹底功收药石良。赠我定知囊可括,从来口不说雌黄。香包与虎头鞋,都是端午的节令物品,取其猛虎镇宅驱邪免灾之意。丰富多彩的民间绣品,是民俗生活中应用、欣赏、礼仪和信仰诸方面必不可少的物品。

    吴地民间刺绣的题材、图案和内容,大多取自于民俗观念中的吉祥丰庆,寓情于艺,富有审美情趣。具体内容随不同的民俗活动而异,如周岁鞋上常采用的葱、夜明珠、菱、梨组合在一起的图案,寓意聪明伶俐,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结婚用的绣品,大都绣有双鱼戏水彩蝶双飞鸳鸯戏莲双喜吉祥龙凤合欢百年和合”(百合、万年青、荷花、果盒)双双欢 () ()”永结同心,’(彩带、同心结),以象征美满、幸福,既装饰了新房,增强了喜庆的气氛,又表达了婚姻美满、夫妻和睦、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寿庆中常用的图案有硕大寿桃的瑶池仙品,以灵芝、水仙、天竺、寿带鸟组成的诸仙祝寿,以及蝙蝠、桃子、双钱合成的福寿双全,蕴含祝寿之意。丧事中用的图案则反映了民俗的生死观念,如女寿鞋的鞋底上绣有白莲、绿莲叶、红荷花,花叶端头绣以金黄梯子、梯头以及青葱葱的万年青,寓意脚踩莲篷步步高,阴曹路上好风光。它反映了人们在旧时代的一种朴素的信仰,寄托着一种虚幻的美丽愿望。此外,在荷包、香囊和贴身佩带的刺绣小品上,还常看到一些曲折地表达男女爱情的图案。如在鸡心形香袋上绣一只苏州人称之为叫哥哥的秋虫,以寄爱慕思念之情。民间绣品除了吉祥图案外,还有不少吴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戏文故事,如划龙船、十二生肖、缀丝图、红楼梦、狮子滚球绣等内容的民俗。旧时,苏州、无锡一带的姑娘,从七八岁开始,就要在母亲、姐姐、嫂嫂的教授下,为自己绣制嫁妆了。苏州人在旧式婚礼中用的刺绣品更是花样繁多,五彩纷呈。新人自用的有凤穿牡丹图案的绣花袄、盘金绣的大红裙。苏州一带的新娘穿的绣花鞋也非常讲究:行婚礼时穿玉堂富贵鞋,由玉兰 ()、海棠 ()、芙蓉 ()、桂()等花卉组成;新婚期间穿福寿齐眉鞋,花样为蝙蝠 ()、双桃 (象征寿)、革莽()、梅花 ()、芙蓉 ()、桂 ()等,表示举案齐眉、福寿双全。另有一双梅兰竹菊鞋,是替换穿的。三种鞋都绣有万年青纹样,象征新婚夫妇百年好合,万年长青。婚床的周围挂着绣有麒麟送子龙风呈祥百子嬉戏图案的帐沿、床筛以及形形色色的挂件,加上一条绣有鸳鸯戏水的被面和一对双雁齐飞的枕头,把新床布置得花团锦簇。婚礼中另一种绣品是妆具,大都是姑娘自幼绣成的小品,在新娘过门时要按辈份、性别将这些精巧的手工艺品分赠给公婆及叔姑姐弟,还有赠送男亲的名片袋、香囊、裕链、扇袋等腰间饰物,有送给女眷的镜套、油面榻 (梳头搽油用)、粉盒、绣花鞋等。苏州的斜塘、胜浦一带农村中,至今还时兴媳妇进门要敬赠婆婆一双绣花踏鞋的习俗,有的还要做12双绣花鞋压在箱底,,喻百年偕老之意。